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自主能力
          ★★★★
【字体:
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自主能力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其间可以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进行语文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选准时机,培养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要选准时机,精心设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教学《称象》一课,先让学生找出课文所写的“官员们称象”和“曹冲称象”这两部分,中间是用哪一句话连接起来的。然后设置研读中心:“官员们想出了哪些的办法?曹冲提出了怎样的好办法?曹冲的好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点来研究深读。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相互补充,自能读书的能力得到提高。

再如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让学生理解每一部分内容之后,围绕“为什么说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讨论,听、说、读、思等方面都有收获。

二、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活动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包括操作式、调研式、游戏式、组合式等。

如操作式,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组织比赛、画图、唱歌、小发明、小制作、剪纸、折叠、捏制、编织、粘贴等兴趣小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加深记忆,促进自主性发展。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类课文,创办课内阅读手抄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教学古诗,让学生根据诗意作画,变文字为画面,从文字进入情境,进行古诗配画,使学生“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像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叶圣陶语);唱歌能活跃气氛、激活思维、发展想像,因此在教《小小的船》、《快乐的节日》等课文时,可以变背为唱,“使学生获得比其他形式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的感受”。(李吉林语)再如调研式,指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大课堂,深入生活,利用分布于每个角落的语文资源学习语文。例如在教《地球什么样》一课,为了让学生对地球、环保知识了解更深刻,组织学生到课外调查研究,去水利局、气象站、环保局了解情况,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