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抓好语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
【字体:
抓好语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抓好语文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马金娣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并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个性;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毋庸置疑,开展课外活动对促进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尤其是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与当前的教改主题--素质教育是完全相符的。我校于今年秋起参加了省《开展调整课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验,对部分课程作了适当调整。其中,专门增设了每周一课时的语文课外活动。因此,如何抓好语文课外活动,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有许多,下面就谈谈本人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外阅读,给大脑充电加油。 

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大凡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爱读课外书籍,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阅读,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脑科学的研究也发现:人在少年时期(10-14岁),大脑两侧海马区空前活跃,是有效记忆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记忆积累的东西,有可能达到长时记忆乃至永久记忆的效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语言学习就失去了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苏教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阅读与积累,所选教材大都是优秀范文,可读性强,而且还专门配备了《语文补充阅读》辅助读本。随着教育现代化事业的不断推进,学校均配备了一定规模的阅览室,图书容量也日益增大,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语文教师应在上好语文课、强化双基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有利因素,广开渠道,开展各种阅读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参插运用好《语文补充阅读》,二是组织学生到阅览室进行专题性阅读,三是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借阅,每周必读一本。 

开展课外阅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读书活动。(2)让学生学会选择读本,做到内容适宜,口味相符,有益身心。(3)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如做好笔记等,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4)不断激励,持之以恒,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兴趣活动,促个性蓬勃发展。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和认识事物的助力。未来社会是个创新的世界,要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每个人的创新能力。青少年某一方面的特长、才能,往往从兴趣开始,而稳定的兴趣又能使人形成能力。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一旦调动起来,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速语言能力的形成,大大地提高语言学习的成效。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透彻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并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和班级的兴趣活动,如组织书法小 组、朗诵小组、讲故事、写作小组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开展兴趣活动,学期末,各组展示成果,并进行评比。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做贴心人,经常暗中提示指点,给他以“一鸣惊人”的机会,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较好的发展。  

三、自办小报,使才能充分展示。 

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仅有知识创新,还有技术创新、工艺方法的创新。语文课外活动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自办小报是一个极好的途径。众所周知,办好一张小报,要经历收集采编、设计排版、书写绘画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这些过程的完成要靠学生作出许多努力,做多方面工作,其中体现了个体的创意和操作水平,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展示。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采用这种形式,来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科普类,如《航天飞机》、《核潜艇》等;环保类,如:《云雀的心愿》、《海洋--人类二十一世纪的希望》等;风光类,如:《庐山的云雾》、《九寨沟》等,动物类,如《恐龙》、《游天然动物园》等等,另外还有学习方法指导类、人物传记类等等。教师可根据某一主题,让学生将课内外相关知识汇编成各种小报。
    
    自编小报,也应注意几个问题:(1)主题选择要恰当精心。一是学生喜闻乐见,二是资料来源要广,便于学生采集信息。(2)合理安排办报次数,一般说,一学期不超过次(每月一次)(3)体现兴趣性。不必强求每人1份,非交不可,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4)注意点评激励,使他们越办越爱,越办越好。  

四、开展竞赛,让欲望不断迸发。 

小学生爱自我表现,具有较强的荣誉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和表现欲。在争相表现和争获荣誉的过程中,充分表现出创优的热情,创造的欲望也自然激发升腾。因此,教师可在语文课外活动中适当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写字比赛、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黑板报评比、作文竞赛等。通过各种竞赛,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欲望,从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除了以上四种,还有许多形式,如:参观访问、“信息交流会”、排演课本剧……总之,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加知识积累,得到智慧启迪,陶冶思想情操,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 

(此文曾获昆山市素质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