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点滴思考》
          ★★★★
【字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点滴思考》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遵循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原则,我总是竭尽全力地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每当一个课题产生后,学生总是热情高涨,想研究的问题千头万绪,我在欣喜之余就放手学生进行研究探索,让他们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准备交流探讨。第二次课,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想象着学生的资料一定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谁知一检查,只有极个别的学生有所收获,其余学生都推说“找不到”,当时的我不知道是学生偷懒还是真如他们所说的“找不到”,只想着本来计划得很好的一堂课就因此无法进行,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
课后冷静之余静静地思考了一番,也与其他老师作了交流,发现这问题屡见不鲜。经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后发现,居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都在搜集、处理资料上犯难,需要获得老师和他人的帮助。这时我才真正地理解了“处理好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以后的操作中得心应手呢?在这一阶段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中,我发现应注意几点:
一、条件上给予支持。
搜集资料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查阅图书,可以上网浏览,也可以访问有经验者……但三年级是综合实践课程的起始年级,学生年龄小,综合能力相对来说较弱,如何选择搜集的途径,如何寻找所需要的图书以及如何上网,如何采访、参观他们都非常困惑,老师应帮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困难。在开始阶段,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到图书馆选择一些图书,可以为学生聘请有经验者并帮助拟定一些采访语言,还可为他们打开一些相关的网站或给予资源包……
二、方法上给予指导。
虽然老师之前已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条件上的支持,但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当学生打开一个相关网站找到所需内容时,他们总表现得沾沾自喜,随手拿起笔在“资料卡”上一一记录。当小组交流时,他长长大篇,自己读得不流畅,其他学生也听得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学生只知记录,却忘了对这些内容的梳理,作为老师,就要及时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归纳要点有所选择地进行资料的处理,以便小组进行交流,总结。我们还会发现,如学生想了解“风筝的历史”,他只会去找一些题为“风筝”的书籍,却不知《十万个为什么》《百物传奇》等书中也有相关内容,这时候,我们老师就要告诉他怎样去获取有关的书籍。
三、时间上给予保障。
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的阅读量还不大,他们的实践经验也很少,因此在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他们能够真正地投入到活动中,尽情地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老师能持之以恒,我想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慢慢提高,对综合实践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一定会越来越浓厚。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