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7月,为了克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初教部语文室制订了《小学作文教学纲要(试行草案)》,下发到全省各地试行,并在一些学校开展了“小学作文训练序列”实验。1990年,在总结前5年实验情况之后,我们修订了《小学作文教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确定了33个重点实验单位,由省院初教部语文室直接指导,开始进行第二轮实验。
1991年4月22日,省院初教部语文室下发了《小学作文训练序列实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确定的实验目的是:“全面实施《小学作文教学纲要》,着重实验小学作文的‘三段六步’训练序列,克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实验学校的质量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标准。”《规划》中规定了四项实验内容:(1)实验“三段六步”训练序列:第一阶段,写话训练,包括“写几句通顺的话”和“写一段连贯的话”两步;第二阶段,片断作文训练,即为第三步;第三阶段,成篇作文训练,包括“状物写景”“叙事”和“写人”三步。(2)作文指导、批改和讲评的方法。(3)作文教学成绩的考核办法。(4)各年级作文训练计划。
经过5年或6年的辛勤工作,各实验单位先后完成一个周期的实验任务。1996年11—12月和1997年5—7月,课题组同志邀请省教科所2名专家,会同有关地、市、企业局的小语教研员,分别考查和评估了7所小学的实验情况。7所小学中,大、中城市小学4所,县级小学2所,村级小学1所,共有教学班155个,学生8841名。
在考查中,7所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一致认为作文训练序列实验是圆满成功的,“三段六步”训练序列是切实可行的,《纲要》是作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指导书;因此,建议省教育学院采取有力措施推广此项实验,促使全省小学作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下面,简要报告全省实验情况。
一、实验方案(略)
二、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1991年8月—1993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学习和初步实施《纲要》,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掌握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着重解决训练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作文指导偏重于表达方法等问题,使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在学习《纲要》中,各校都结合教学实际研讨了以下几个问题:(1)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作文能力?(2)小学作文教学应当从哪个年级开始,各个年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怎样结合?(4)作文教学与儿童生活、思想有什么关系?(5)改革作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通过研讨,教师们认识到:小学作文教学应当培养切合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克服“文学化”和“成人化”的倾向;应当从一年级开始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训练,经由“写话”、“片断作文”再到“成篇作文”;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奠定写作基础,通过作文训练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应当以生活为作文的源泉,注重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经常开展课外写作活动;应当按照写作的心理过程指导学生作文,把一次指导一稿成文变为全程指导多稿成文。因此,这些学校的作文教学逐渐进入了写“实”写“我”、序列化训练的正确轨道。
第二阶段(1993年8月—1995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实施《纲要》,着重改革作文课堂教学方法和作文成绩考核办法,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在这两年中,各实验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探索了作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及作文考试成绩评分办法等问题,有些学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哈尔滨铁路第五小学的教师们在作文课上逐渐做到了以下三点:(1)认清每段每步的作文训练目标,不过高或过偏;(2)把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不贪多求全;(3)选准不同类型作文的教学方法,课堂指导不千篇一律。牡丹江市新华小学的老师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只能在写作实践中提高,“越俎代庖”只会助长学生的依赖性。因此,他们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自主表达”的习惯,把自说、自写、自练、自改贯穿于各年级作文教学的始终,学生进入三年级以后逐渐形成了“互批互改”和“自评自改”作文的能力。
第三阶段(1995年8月—1997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三段六步”训练序列,逐题考查各年级教学计划,总结实验工作,修订《纲要》。
在这两年中,有些优秀实验学校深入探索,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一些重大问题。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第四小学,组织教师对《纲要》中设计的作文训练题逐道检查教学效果,分析利弊,发现10%左右的训练题需要修改或调换。肇东市三友小学通过修改、调换等方式,将“注·提”实验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题调整了约30%,解决了使用非通用教材的学校如何进行作文训练序列实验的问题。哈市文昌小学不断扩展“作文活动课”范围,形成“社会活动”(观察事物、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和“自能活动”(观察事物、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两大系列课外活动,开拓了写作的源泉。
三、实验成果
1验证了小学作文“三段六步”训练序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小学作文“三段六步”训练序列是1990年在总结第一轮实验情况后设计的。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实验学校的教师一致认为:“三段六步”训练序列符合小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符合小语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是科学的适用的训练方案。从我们评估的7所学校来看,“三段六步”训练序列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第一,解决了作文训练起步太晚的问题。过去,作文训练大都从三年级开始,低年级只偶尔进行写话训练,质量很差。实施《纲要》后,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开始,与阅读训练同步进行,写话要求逐渐提高,儿童渐进写作之门,到三年级写片断作文时大都感到很轻松。
第二,解决了中、高年级作文训练要求不明、重复劳动、效率偏低的问题。过去,中、高年级作文训练题基本相同,要求偏高,学生害怕、厌烦作文;教师指导抓不住重点,耗时多而收效低。实施《纲要》后,中年级降低要求,只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场景写一两段话,学生爱写、能写;高年级作文按照“先状物写景后叙事记人”的顺序安排,训练题基本不重复,写作要求呈梯度提高,教师指导有方向,学生写作有重点,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2学生作文写“实”写“我”,表达真情实感,质量大幅度提高。
实验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内容贫乏、弄虚作假的问题。开展实验以来,由于教师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并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由于作文训练题比较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加之指导得法,经常上讲评课,学生逐渐学会了根据训练题的要求选择真实的材料作文,逐渐懂得了怎样抓住重点记叙事物,怎样从内容方面修改作文。因此,作文内容越来越真实,越来越具体。7所学校的教师都反映,目前,学生作文内容不真实的已由实验初期的30%左右降到10%左右;三至六年级学生作文篇幅比过去增加了50—100个字。
下面是7所学校各一个毕业班学生的作文测试情况表。
学校〖〗学生
数〖〗平均
用时〖〗平均
字数〖〗平均
分数〖〗各分数段人数不足
60分〖〗60—
79分〖〗80—
89分〖〗90—100分齐市碾子山区第四小学〖〗36〖〗70分〖〗515〖〗821〖〗1〖〗12〖〗13〖〗10肇东市三友小学〖〗45〖〗43分30
秒〖〗580〖〗837〖〗〖〗12〖〗24〖〗9哈铁第五小学〖〗55〖〗60分〖〗 618〖〗904〖〗〖〗2〖〗20〖〗33哈市文昌小学〖〗65〖〗46分36
秒〖〗597〖〗95.7〖〗〖〗〖〗11〖〗54齐市富拉尔基区向阳路小学〖〗40〖〗47分18
秒〖〗558〖〗88.2〖〗〖〗5〖〗21〖〗14牡市
新华小学〖〗67〖〗61分〖〗674〖〗89.2〖〗〖〗7〖〗25〖〗35续表
学校〖〗
学生数〖〗平均
用时〖〗平均
字数〖〗平均
分数〖〗各分数段人数不足
60分〖〗60—
79分〖〗80—
89分〖〗90—100分牡市铁岭镇第二小学〖〗48〖〗56分48
秒〖〗658〖〗85.2〖〗〖〗10〖〗25〖〗13合计〖〗356〖〗54分56
秒〖〗600〖〗87.7〖〗1〖〗48〖〗139〖〗168在上表中,作文成绩优秀的 (90—100分)学生约占总数的475%,据7所学校的领导讲,这个比率比实验之前大约上升了32%。
3教师全程指导,训练学生多稿成文。
实验前,绝大多数教师只上作文指导课,不进行作文指导和作后讲评;学生大都是打完草稿就抄写,对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只看一下分数和批语,极少有再修改的。开展实验以来,由于认识上的提高和多种教研活动的影响,老师们都能按照“构思——起草——修改”这样一个写作过程指导学生作文。他们不仅具体指导学生审题立意,选材布局,拟纲起草,还在学生写作时做个别辅导,在阅批草稿后上讲评课,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因此,学生大都两稿成文,少数学生还能三稿成文,作文水平逐年上升。
4单项改革带动整体改革,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在实验中,各校都能正确处理作文教改实验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用作文教改带动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改革,用语文教改推动其他学科的教改。因此,全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优秀教师层出不穷。近年来,齐市碾子山区第四小学先后调出3名教师到其他学校担任校长;哈尔滨铁路第五小学宋君枫和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向阳路小学杨晓梅两位老师,因作文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全省小语学科第二届最佳教师。
由于作文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倡和指导儿童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实验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语文成绩远远高于非实验学校,而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各中学争着要的新生。
早在1979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诚须认真研究,且须从速而务求实效,否则必将妨碍四个现代化之进程……切实研究,得到训练学生读作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以恐是切要之事。至于教学之方式与方法,似不可求一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744页)我省几年来的作文训练序列实验证明,叶先生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以往的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盲目、随意,耗时多而收获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一套目标适当、训练有序的“教材”。我们进行的实验有《纲要》,有《作文教学参考书》,基本上解决了作文教学的教材问题,因而教学面貌一新,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后,为了促使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将继续下大气力抓好“教材”建设,修订、完善《纲要》和《作文教学参考书》,基本上解决了作文教学的教材问题,因而教学面貌一新,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今后,为了促使语文科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们将继续下大气力抓好“教材”建设,修订、完善《纲要》和《作文教学参考书》;继续进行小学作文训练序列实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市、企业局区域性推广此项实验。
摘自: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语室实验课题组 (作者:秦锡纯 钱芹书 张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