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也谈随文识字
        ★★★★
【字体:
也谈随文识字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5
也谈随文识字
            识字教学操作策略

原则:
识字与语言环境相结合
     识字与音形义相结合
     识字与直观事物相结合
     识字与生活相结合
     识字与课外相结合
     识字与写字相结合
策略:
一、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1、复习有关生字的音节(特别是平翘舌音和易混音节)。
2、让学生借助音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要学的生字。
3、教师出示音节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练习读准字音,同时感知字形。
4、去掉音节,再让学生认读生字,进一步感知字形。
5、通读课文能读通读顺。


※应注意的问题:
1、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尝试拼读在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拼读情况,教师范读或学生之间纠读。2、学生读生字时,注意感知字形,初步建立生字的表象。3、一定要让学生自读自练。


二、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当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以后,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这时,要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或生活实践理解生字新词。

※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区分学会和会认两类字。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应学会的字,而会认的字不要做过高的要求,只是感悟就可以了,换个环境也认识就达到要求。2、要求学会的字,不仅理解在本句中的含义,也可扩展延伸,如借字组词,扩展造句等。3、这个环节,理解字义是重点,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如,根据文字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借助字典,帮助学生理解。借助直观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联系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4、注意音形义的联系。虽然本环节字义是重点,但不可忽视字音的巩固和字形的感知,为下一步分析字形奠定基础。

三、讲读之后,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记忆字形是低年级教学的难点,因此,教学方法要灵活,如结构记忆法、笔画笔顺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字谜记忆法、直观记忆法等。最好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讨论,学生自我发现的要比教师教好的多。

写字教学要认认真真地指导,扎扎实实地训练。一年级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可以这样进行:先让学生读一读田字格里的生字,要让学生注意观察生字的结构,想一想笔顺,数一数笔画,特别注意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写。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纠正、讲解、范写。

此教学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分析字形时,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优化、点拨、激发兴趣等。
指导学生写字时,要讲清重点、难点,特别是新出现的笔画、部首以及难写难记的字。教师一定要注意范写,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练习时,要少而精,保证写字的质量。
四、复习巩固,扩展训练,培养兴趣。
 学生识字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与学生的兴趣有关,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拓展训练的形式,如辩字组词、一字多组、一词多填、部件构字、字词听写、改正错字、编字谜儿歌、游戏活动等。
学会的字是复习巩固的重点,应在音形义上下功夫。

另外,在课外学会的字也应得到展示,加强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多种途径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