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的精彩
山东省枣庄市立新小学 贾相忠
【案例】《荷花》教学片断:
师:《荷花》这篇课文这么美,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找出你觉得特别美的词或句子。
生:我觉得这句话中“冒”字特别美,可一时又说不清为什么。
师:“冒”字可换成一个什么字?
生:钻、长、穿、顶、抽……
师:作者没有用“钻、顶、抽……”而用“冒”,应有其独特的理由。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一下怎样长才叫“冒”?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才叫“冒”。
生:你讲得好,我表示赞同,但只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这里的“冒”还指荷花面带笑容地伤出来,在荷花丛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师:(出示课件)是啊,这就是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白荷花。想象一下,它们长出来想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讨论,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师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花容月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想看看世界是怎样的。当她看到那么美、那么神奇的世界,一定会兴奋不已的,或许还想高歌一曲呢!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在美丽的池塘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玩耍。
师:还有许多同学想说,那就尽情地说给同桌听吧。
生:我想说:白姑娘,你把你一生的美丽献给了人们,献给了这个世界。“出污泥而不染”是你高贵的品质。我们羡慕你,喜欢你。
生:荷花姐姐,你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碧绿的地毯上跳起优美的芭蕾舞,百看不厌,令人陶醉。
【点评】在该案例中,教师对文本中的关键词“冒”进行了精心的预设。教师为了让学生自己感受、发现文本中最美的词,先设计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节,找出你认为最美的一个词或句子”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冒”这个极具“生长性”的词。接下来,教师进行了深入的拓展;先让学生给“冒”换词,在比较、替换中让学生悟其意,悟其法;再用“怎样的长才是冒”,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自由思考、集体交流中得到了多元化的答案,丰富了对“冒”的理解,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让学生谈感受,抒发对白荷花的喜爱之情。学生对“冒”的理解逐渐加深,感受到了作者用字的巧妙。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语感的培养,还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到文章的“美”、文章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