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动文本 巧妙训练
江苏省宝应县城南小学 沈志彬 邮编:225800
[教例]苏教版一下《世界多美呀》
(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师:啊!鸡宝宝终于啄破了蛋壳,从黄黄的蛋中走了出来,它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生: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师:这些色彩好美呀!它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
生: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将文本的句号擦掉改成“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想像一下鸡宝宝还会看到什么颜色的什么景物?
生:还会看到天上有白白的云。
(师在横线上添上“白白的”)
生:鸡宝宝也许还看到果园里红通通的桃花。
(师在横线上添上“红通通的”)
生:鸡宝宝也许会看到春天田野里金灿灿的油菜花。
(师在横线上添上“金灿灿的”)
生:鸡宝宝也许看到脚下黑乎乎的泥土。
(师将文末的句号再改成“……”)
师:是啊,鸡宝宝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景物,因此鸡宝宝打心底里说(引读)“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白白的,红通通的,金灿灿的,……”
[评析]
该教例是非常成功,它有以下几点值得品味。
1、该教例凭借文末最后一句话,并大胆地改动文本,巧妙地训练。既使孩子积累了一组颜色的叠词,也有效地进行了说话训练;既拓展了孩子的想像,又延伸了文本的内容;既训练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同时还引导了孩子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真美的情感,这种训练可谓一取多得。
2、体现了崭新的教材观和强烈课程资源意识。教材是什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是师生对话和交流的介体。该教例的教者,两次改动文本,体现了不以教材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崭新的教材观。该教例的教者大胆地改动文本,从而丰富了教学资源,也体现了教者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要加强“课程资源”意识。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还包括学生的活动、社会生活等等,教师本身也是一种鲜活的资源,教师更是教学资源发掘者和创造者,教师在课程资源的拓展和丰富上必须也能够大有作为。
〖作者简介〗沈志彬 男 71年出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公开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篇,现任宝应县城南小学副校长。联系电话:0514--8271090(办)05148244556(宅)
Email:szb82445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