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科学思维与小学语文教学
        ★★★
【字体:
科学思维与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科学思维与小学语文教学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在各科的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谈得比较多,这当然很正确。但在这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是科学思维的教育。科学思维教育也是思想教育,这应该是一个无须争辩的事实。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有那么多的人迷信“***”,我们的小学生也有一些被扯了进去,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也给我们的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因为缺少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应当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失误。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呼吁要注重科学思维,要进行科学思维教育。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思维,提高人的素质更需要有科学思维,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对学生进行科学科学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切实地重视起来。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教育,应是我们语文教师积极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本中可供进行科学思维教育的课文大致体现在内容和结形式两个方面,如《蝙蝠与雷达》、《黄河象》、《琥珀》、《蛇与庄稼》和《太阳》等等,在内容上它们所介绍地都是些科学知识,在形式上,它们的特点是叙述语言比较严密,结构布局逻辑性都比较强。在对这类课文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抓往它们这些个特点,不仅要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热爱科学的教育,而且更应该向学生进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教育。
    有一个事实是,这类课文的结构和内容往往是比较抽象、枯燥的,这对我们怎样把它们教得具体生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听得明白,提出了挑战。好在现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十分丰富,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动画演示、绘制示意图和制表等形象化的手法,把蕴含其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很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如一位老师在教《蝙蝠与雷达》这篇课文时采用了填写研究报告表和动画演示的方法。她事先制好一张表格,上面列有“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栏目,让学生在认真读了课文中的三次实验内容后进行填写,填写好后通过镜头影射至大屏幕,再请他对着大屏幕对自己的填写进行说明。这填和说的经历,使他的思维进行了两次锻炼,并且相信在说的时候他的思考会比他在写的时候更清晰的。为了将蝙蝠的嘴和耳与飞机的雷达和荧光屏的关系讲得具体明白,她还制作了 Cai 课件,运用动画将无线电波的发出和接收很形象地进行了演示。通过这样一填一说和一演示的方法,使学生对文章叙述的蝙蝠与雷达的关系有了清楚的把握,也使他们对文章结构与叙述中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密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这过程中得到了培养。再比如《黄河象》一文。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因果推理的思维方法,这尤其体现在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的一段中。我们在教学时就应该注意对这种推理的过程作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一次一次的推理所依据都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推理是合理的,从而清楚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动画,对黄河象落水的情况进行模拟,变抽象为具象,从而在对具象的观察中完成抽象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能力的养成与提高。
    小学语文与科学思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思维的教育,我们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探索出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
  
                                    2002年5月12日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