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
【字体:
新课程标准下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途径与方法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少写”,对教师来说,便于循序渐进地进行写字指导,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多认少写”这一目标也促使我们教师去探讨如何挖掘教材、学生、乃至教师自身的潜力,来努力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不难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中,音、形、义三方面,字形是难点,解决了这一问题就为提前阅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下面我就字形教学方法,谈谈我的体会。
    (一)引导学生在识字过程中认识汉字的构字规律
    识字教学方法适当,才能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汉字的构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
    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象形字日、月、火、木等,除去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日、月、火、木”等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而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得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标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一年级只让学生认识声旁尚能起标音作用的形声字,随着年级的升高再提高认识。)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的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至此,可以说字形教学的难点突破了。比如:“鱼”字,可以在独体字“田”字的上边加“ヶ”下边加“ー”。花字可用加部首,换部首和形声字三种方法记忆字形。坚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记忆字形,不但可以活跃学生思维,也训练了他们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生在自学中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
    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规律。
    汉语拼音教学开始即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试着从形象、具体的图画中观察思考所学字母的读音和字型。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练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如何自学,自学的好处,对自学产生了兴趣。学生学习独体字时已会用汉语拼音识字,教学要求就以分析字形、思考词义为主,大部分独体字学生能用笔画组成的方法分析字形,少部分教给学生用笔画和构件来分析。自学要求也随着教学的逐步深入不断提高。对学生的自学要求是:1看拼音读准字音;2借助读音和结构分析字型;3看图想想字义;4读读句子。坚持让学生自学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训练听、说能力,又可以解决识字中的字形难点。
    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型难点
    刚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易于疲劳,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学习情绪,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所以,每种方式练习前都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且老师要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以促使学生思维敏捷、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以下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一)每人准备一份偏旁部首和常用独体字的小卡片,要求学生在学每一课生字的前一天把要用的卡片找出用皮筋捆好放在铅笔盒中,课堂自学或巩固复习时可让学生边摆边说出字型。
    (二)准备磁性小黑板一块。分析字形时,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小黑板上摆出这个字,也可以把所有生字的构字部件打乱,摆在小黑板上。复习巩固时指名几个学生用这些构字部件组成新学的生字。
    (三)排队组字。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
    (四)抢卡片。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
    (五)编故事巧记字形。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很多学者也通过研究证明,儿童在小学前三年比后三年强得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六)猜字谜记字形。在识字教学中,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老师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尝试写出字型。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出”即“山上山。”
    四、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
    汉字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而识字也应该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对生字的认知大有帮助。电视里、书报上有学过的生字;标语牌、广告牌、商店牌也有学过的字;吃、穿、用这些东西的外包装等均有学过的字。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即达到了学以致用,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尽管新课标的实验工作才开始不久,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识字教学的面貌就会大为改观,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会给我们一个惊喜。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东路第三小学  何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