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语文论文 >> 小学语文论文 >> 资源正文
点燃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
        ★★★
【字体:
点燃创新火花 培养创新能力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需要创新,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需要从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抓起。

   小学语文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创造的欲望,开拓思维的时空,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自由的发展。

一、 创设宽松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他们敢想敢问,创设自由空间。正如陶行知所指出的:“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民主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与精神负担,易于进入自由、自在、自觉的精神状态,使学生在教师热爱、尊重和期待中保持好奇之心,激发探究兴趣,激起创造欲望,激活创新意识,从而敢想、敢问,敢争辩,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引导学生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

“蝴蝶谷里的景象非常迷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有的山谷里有好多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先是设问“蝴蝶谷的景象怎么样?那到底迷人在什么地方呢?”然后,我允许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学生各有所好,自由地把学习内容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在充裕的时间中,让他们自读自悟,各有所得。在交流时学生自由发言,读了哪句就交流、讨论哪句。老师相机点拨,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分别展示了蝴蝶谷中的两种景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蝴蝶谷的景象十分迷人。”最后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情景,向游客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蝴蝶谷。配上录音和和图象,这样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畅所欲言:有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蝴蝶谷的景象蝴蝶谷的蝴蝶真多,五颜六色,什么样的都有。”“蝴蝶谷真美,简直是蝴蝶的世界。”有的用书上的原句朗读,来赞美蝴蝶谷的景象迷人,也有的适当展开想象“人们在蝴蝶谷中,唱歌,跳舞,和美丽的蝴蝶一起欢乐……”。

……

民主的教学气氛真正使每个学生“动”了起来,无拘无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得到了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唤醒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利于激发他们进一步的创造热情。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自己探求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受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制约,他们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有利于其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一切外因才能顺利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只有“想办法”创设一定的情境,才能使学生进入到积极、兴奋的状态,让学生在情境中思维,在思维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例如《荷花》是以第一人称通过“我”看荷花的美和“我”看荷花展开的美妙想象,其中的第4小节是全文的重点段:

我忽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风吹来,我就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文章写得很美,但是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么觉得自己“就是一朵荷花”,而且和满池的荷花随风舞蹈,这种感受是很缺乏的,而且也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字面的理解可以获得的。于是在教学开始,我将“一池荷花”展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到看荷花的情境中,教学了课文的前面三段,并理出了全文的“闻”“看”“想”为顺序的脉络。结合画面和音乐,我把重点进行开放: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着,看着,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我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你用上表示看的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者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神情的词有哪些?”出示句式:我(      )地看。学生深情看荷花的表情得到了开放:“我久久的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池荷花,碧绿的荷叶,随风轻轻摆动的荷花。问  请小朋友久久地,凝神地,深情地看荷花,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激发:“我觉得荷花变活了。”“我仿佛觉得荷花突然长高了。”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心里美滋滋的。”……

这种情境的创设,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文中词的形象,而且感受到荷花霓裳飘忽的动态的柔美及荷花亭亭玉立的静态的庄重美,渲染了气氛,激发了情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思维。

三、     利用教材特点、丰富创新想象

想象是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可见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特别是创新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在想象的蓝天里自由翱翔,自然会碰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在听《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读到“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树枝上兴奋的叫着,那歌声真好听。”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林中那只可爱的画眉鸟,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些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有赞美家园环境舒适的:“我的家在祖国的南方,这儿四季如春,空气清新,天空明朗,河水清澈。榕树妈妈无私地为我们奉献一切,用她那丰盛的食物哺育着我们,用她那巨大的树冠保护着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画眉鸟。清晨,我们伴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高歌一曲,给寂寞的乡村带来勃勃生机;中午,我和同伴们在茂密的叶丛中躲猫猫,或是在草地上追逐,在天空中赛飞;夕阳西下,玩累了的我们呆在自己家里,等待着夜幕的降临。”有发出诚挚邀请的:“远方的朋友,请到‘鸟的天堂’来!让我们远离那被工厂浓烟污染的空气,远离那被猎人捕杀的危险,远离那乱砍滥伐,破坏鸟类家园的人们……”。还有向人类发出呼吁的:“人类啊,请救救我的同伴们!要知道,拯救它们,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啊!”使学生在真正的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因此,只要把握契机适时点拨,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思维,丰富想象,何愁开不出创新之花呢!

四、    挖掘活动素材、鼓励创新活动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表演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资源让学生的想象与行动联系起来。陶行知先生认为:“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拓,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常常寻找教材与现实的联系,挖掘可利用的表演、活动或制作等。如教学阅读课文《地球清洁师》让学生在读中弄懂课文所讲的动植物对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后,给学生一些时间把本文改编成课本剧,利用班队活动课进行表演,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设计的动作、头饰、和适当的表情,使故事显得更生动,丰满。这样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仅学习语言,受到教育;而且发展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手脑并用,让创造想象成为现实.而在教学《水上飞机》一课,在第七自然段中:“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可以随时从海上起飞,去参加战斗;有的可以给航行中的船只输送物资;还有的能从海中汲水,去扑灭森林的大火……”先让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给海上救护机的几个兄弟分别起一个名字,并说说你为什么给它起这个名字。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交流完之后,问学生“水上飞机这个大家庭,就这么几个成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还会有哪些成员呢?”学生积极思考,回答积极:“有水上警报机,在海面百里之内,只要有人落水呼救,就会自动发出警报。”“水上检测机,看水面是否被污染了。”“有水上生物保护机,对珍稀动物遇险,能及时救援。”……

如此,引导学生跳出课文,拓宽思路,展开想象,讲出了不少具有新功能的水上飞机。此时我趁机结合课后的第四题,出示了以下要求:

(1) 想:如果让你制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那些作用?

(2) 做:试着按你的想法,制作一架你的水上飞机。

(3) 说:以“水上飞机的作用真大”为开头,介绍你的水上飞机,把名字、作用讲出来,为自己的飞机作个广告。

让学生由想到亲自去做一做,说一说,来让学生动手动脑,启发想象,实现想象,再进行创造性的说话。使“想、做、说”统一,让手脑一块干。结果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让老师刮目相看,有学生利用制作了能在水中自由滑行的水上飞机,上面加了一格一格的房间;有学生制作了类似于直升机飞机的水上飞机;也有的像个半圆球,有点像飞碟的水上飞机…… 种类很多,款式也各不相同,虽然作品还是雏形,但可以看到学生无限的创造潜能。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会得到发展,就如陶行知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参考资料:《创造教育概论》

          《小学语文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