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政治论文 >> 资源正文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
【字体: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作者:碧霞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谈政治课创新教育的体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正是思想政治课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当今世界,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能否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只有创新,才能立足世界,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下面,就自己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实践,谈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因素,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又直接决定着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以,作为素质教育主力军的现代教师,必须首先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知识与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并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取得一些知识的观念。要意识到教育是文明创新,而不是传承文明。增强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观念,不把自己的思维方式与问题的结论,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使教师的教学思维方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新情况。彻底改变“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教会学生学习,即,要授之于渔,而不是授之于鱼。树立现代教学观念,要有不唯书,不唯上。“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观念。由“师道尊严”观,向平等,民主教学观转变。

二、转变角色

     自主性是创新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学生应该始终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

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由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教学研究的科研型的教师,由重“教”,转向重“学”。由原来居高临下的严师转变为与学生平等、民主相处的朋友。由课堂教学的主演,转变为导演;由真理的代言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谋,指导者,教学目标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心理需求的咨询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客体,受动者,独立者,转变为现代教学中的主体,能动者,独立者。

三、     营造氛围

      民主、平等的氛围是创新潜能发挥的基本保证,而创设和谐、宽松、民主、平等氛围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如何才能创设这样的氛围,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赏心悦目,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呢?首先,教师应注意尊重,信任每位学生,宽容和善待那些在答题中有错的学生,对学生失误的地方,不挖苦、讽刺,而是善意的巧妙地引导,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其次,给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取得不同层次的成功,使他们体味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成功的快感,产生“我能行”的信心,“我要创造”的热情。再次,创造一些有效活动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自由和权利,任何意见都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求真知。最后,让学生运用互帮、互助的方法,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共同提高,活动中,不求人人正确,只求人人参与,使优秀者锦上添花,差者,迎头赶上,都能在创新教育中,得到锻炼。

四、     革新教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新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让学生参与备课,讲课,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改变过去“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法,实施多层次教学,承认差别,因材施教,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3)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多媒体、投影等辅助手段,把抽象的说理教学变为直观的形象教学;(4)精心设计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有标新立异的想法和回答,在讨论中,教师不“妄加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5)科学地、艺术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案的设计、新课的导入,质疑的激发,知识的传授,疑难的化解、情境的创设,高潮的营造以及能力的训练等环节中,采用创设情境,巧设悬念,动手操作,故事引入等方法,让学生充满好奇,并带着浓厚兴趣投入,让学生如入艺术的境地,获得惊喜和进步,增强创新意识;(6)利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等内容,发动学生向广度、深度进行思考,纵向、横向进行议论,比较,诱发思维,激活思路,体验创新的乐趣,激发创新热情;(7)重视学生点滴创新,用睿智的眼睛去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闪现的点滴创造光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充满创新的自信。

五、     突出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实践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关键,也是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界。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去尝试,并从实践中去总结去归纳。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迈出校门,面向社会,结合书本知识,举办法律咨询,有奖征文,义务宣传活动。配合学校工作,组织“爱我学校,爱我祖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假如我是场长”等活动。开展参观,旁听,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撰写政治小论文,组织学生出黑板报,适时结合社会热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及其不竭的动力,在于创新,我们应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使学生“成为我们之为我们者,成为新人,独立无二的人,无可比拟的人,自我创造的人。”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在创新中逐步走向理想状态,使自身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资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