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体育论文 >> 资源正文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如何进行学生互评
        ★★★
【字体: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如何进行学生互评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课程教学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
  新的体育课程把"健康第一"定位为课程的中心目标,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参与与运动技能五个领域,因此仅仅用定量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是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所达成的学习目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更显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由于小学生受自身生理、心理年龄特征的影响,还未形成定性的世界观和成熟的认知系统,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在互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合理组织、正确引导、真情参与。
  一、针对小学生特点,提炼常见问题。
  让学生进行互评,我们要认识到这是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新课程教学评价中一个较难把握的环节、通过以往的经验表明,在这个环节上教师忽视了组织和指导,流于形式的评价,将会出现对学生不公正、不客观的评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自身要对这些问题做好提炼,一般在教学互评中常见问题如下:
  1.从众心理:学生个体在对别人评价时,因受到多数人的评判意见的压力而引起的自身评判行为、观点变化的一种心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人云亦云"。这种从众心理在学生互评时常常出现,尤为突出的是低年级学生。
  2.友伴群体效应:这是学生在进行互评中由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评判结果的现象,少年儿童生性好动,喜获群体活动,也就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友伴群体,对学生个体有很大的影响力,它可以改变少年儿童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能改变他们内在联系态度和认知,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时常形成派别,造成因为感情而不顾客观事实的结果。
  3.权威效应:学生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权利与威信,在实施互评时,班上的班干部、体育骨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同学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的目光追随着"权威"者,不敢大胆独立地发表意见。
  4.自我中心: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盲目的自信与张扬,有谁对自己提出批评便马上回击、甚至报复对方,在互评时产生偏激的评价,这种现象易导致心理失去平衡,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二、注重指导,调动学生作出合理化评价。
  1.实事求是、客观性原则。教师要扮演指导、引导的角色,对学生认识不清的要加强指导使他们在评价中抛开个人感情因素,做到评价言之有据,言之有物,对与和同学评价差距大的要说出理由,认识到对别人的正确评价也是自己应负的责任。
  2.注意评价的顺序性,合理运用权威,公正地对学生作出评价。第一步,让学生自评,评自己也是让他人了解自己的过程,最了解自身的应是学生本人。第二步,让学生互评是帮助被评者正确认识"社会自我"的过程,让被评者在这面"镜子"面前"醒悟",以便更清醒的认识自我的长处与不足,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完善发展自我。第三步,教师作为一个"权威",应合理运用此效应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客观的给学生铺设一条正确发展的轨迹,但教师注意一定要在最后才能发表意见,避免学生附和的心理,便于学生发表自我意见。
  3.呵护学生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行为调节的高级机制,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教育是无能、缺憾的教育,直接导致学生会产生不良行为与心理。所以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鼓励或直接参与挖掘被评者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与不足要委婉地提出,贴近孩子的心灵进行教育,让每位学生拥有一分成功的体验,细心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4.关注个体差异,培养民主气氛。新课改要求我们多角度、多元化的衡量全体学生,避免出现先天素质好的学生不认真学习也能得高分,反之先天不足的学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换不回一个及格,造成与评价目标的脱节,评价偏离重心的失衡。所以在互评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评价目的,重过程、重态度、重进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的公正、公平。同时在评价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要理解与鼓励,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评价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教师的领航下,进入掌声、笑声的港湾。
  三、摸索实施互评的具体方法,力求实效性。
  通过实施互评的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摸索合理化的互评,便是我们在指导与帮助学生进行互评的重中之重了。以下便是我在实施学生互评时的一些具体作法;
  1.开学初,先向学生说明互评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增强纪律性,注重相互了解,掌握班内、组内同学的动态变化,为互评打好基层,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与提高。学生也逐渐掌握并了解互评的过程。
  2.在具体评价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特点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第一,教师要做好平时记载,如有无迟到、旷课,是否认真上好课、学习进步的幅度、课上的情况记录、课后的反馈意见。这些在学生互评时可实事求是的摆出,供学生互评作参考。
  第二,迎合学生心理的评价方法可调动学生互评的兴趣,在低年级学生的教学互评中,可运用一些精美的贴纸,让学生互评时赠给学有进步、学习认真、或有良好情意表现的学生。一颗"红星"、一个"大拇指",激起了学生互评的激情,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到学期总评时,让学生把奖到的贴纸拿出来,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事实互评方法。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言与思维能力,让他们每人挖掘其他同学的闪光点与典型事例也不算什么难事。我在中高年级互评中,平时请体育骨干记录好班内的"体育光荣簿"。(可记录体育课堂上的好人好事,学生为校、为班争光的一些情况。)同时要求每人在期末总评时能列举班内同学1~2例典型事例。的确在总评时有平时不受人注意,学习表现并不稳当的学生因受到同学认可后满含热泪的场面,也有的通过这些激励性评价改掉不良习惯的真实案例,充分体现出互评的合理化、人性化。
  第三,在互评等第上做进一步改进,以往的"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第改为"好"、"一般"、"还需努力"或A、B、C、D。既兼顾到评价的真实性又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广泛听取学生意见让被评价的学生谈对给予自己评价的满意度,可说出理由。真正达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促发展。
  应当来说,学生互评是一项学习评价改革中的重要举措,体育教师要带者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走进课堂,树立新的评价理念,思考新的评价方式,制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把评价制度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致起来。同时教师也要在评价制度中及时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行为,真正体现学生互评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教育的过程,呈现出新体育课程在评价上的优势。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