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结合我们学生的特点,综合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而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让孩子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教学中,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让孩子们在获得音乐美感的同时,打下扎实的音乐技能基础。还做到融思想性、音乐性、技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用音乐这一美育手段,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一、掌握好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在学习音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在教学装饰音中的倚音时,着重介绍了倚音的三种常见的形式:1、前倚音;2、后倚音;3、复倚音。并说明了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而装饰音是塑造音乐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在民间音乐的演唱与演奏中装饰音对音乐表现有着特殊的作用。装饰音演(唱)奏时,它们的时值包含在被装饰音的时值里,或占用它前面音符的时值。在教学歌曲《桔梗谣》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进行认识和应用。
二、注重歌曲的情感。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所表达的情感。《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于50年代,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曲。这首歌曲采用主歌与副歌的形式。成功地描绘了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教学中应注意歌曲富有动力的弱起节奏贯穿全曲,旋律优美抒情,跌宕起伏,使歌曲充满童趣。副歌部分用了疏密相间的节奏,形象地刻画了孩子们在湖面上轻舟荡漾的情景。
三、注重音乐的欣赏。
欣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获得音乐美感的同时,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在教学中要按照音乐的八个要素——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结构、织体、风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