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英语论文 >> 资源正文
寓“趣”于教,谈英语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
【字体:
寓“趣”于教,谈英语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培养极具个性的创新精神要从娃娃抓起。中国走向世界需要英语,中国的创新和未来更需要英语,然而纵观目前的英语教学,往往由于教师只重视语法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全体参与性和进取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呢?我发现趣味教学法,可以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其创造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富有变化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  在英语教学中,趣味教学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充满趣味性的氛围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激发,品格的形成、视野的开扩具有极大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都是一岁左右的少年儿童,他们正处于一种趣味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阶段。因此,优美、有趣的教学环境能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强烈的兴趣,扩展了思维,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如,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英文字母的装饰品,在黑板上张贴一些充满艺术趣味的教学挂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丰富的想象,灵感不断进发出来,更容易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或者在课上和课间播放英文歌曲,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融于浓厚的气氛之中。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与启发。我在英语教学中就采用了以上几个小例子,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们乐于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接受能力也较以往提高了很多。
  二、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想培养创新思维,就要力求使学生处于动眼、动手、动口的主体激活状态。因为充满趣味性的情境教学,可极大调动眼、耳、口、手的动作。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作用下,使学生很快达到情绪的兴奋,主动探求知识,主动解决悬念、困惑的方法或途径,主动研究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身心比较放松,主体意识大大增强,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维空间。例如,在教授第二册第20课《Happy Birthday to you》这一会话中,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分成各种不同的过生日角色,来练习本课的会话。他们设计的都很有创意,每组都有每组的精彩所在。在原有的会话内容中,加入所学的知识,将枯燥的会话演绎得别有生色,再加上毛茸玩具和生日蛋糕待等道具。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积极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口大胆的去说,创造性思维很好的发挥出来。再例如,我在第讲授第二册、第33课的时候,教学重点为“数字知识的掌握”。我通过一首英文歌曲《TEN LITILE INDIAN BOYZ》,让学生戴上印第安面具,站在台上随着音乐自由舞蹈,边游乐、边唱歌、边数数,课堂气氛高潮迭起,而学生们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大家纷纷登台献艺,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单词、句型、巩固率达99%。
  三。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及启发性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挖掘。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众多渴求知识的目光里,老师是他们眼中的一盏灯,任何语言及表情都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教师的教学语言及表情要与学生融合,被学生所接纳,让他们喜欢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音会使学生跟随教者的引导进行学习,教师启发性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老师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探寻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里任意翱翔,例如,在讲授第二册第33课会话时,“I’m very old”一句,学生不理解其意思。我就表现出一副上了年纪的样子,并用手假装摸摸胡子,用启发式的眼神想要得到答案。孩子们看,见了非常高兴,一下子就猜出了,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非常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了主体意识。
  四、极具趣味性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极具趣味性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会使学生感觉不到课业负担的压力,例如,听音画画、涂色练习、 Bingo游戏、电话号码查询等等趣味性强的练习,使学生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思维空间不再闭锁,而是大幅度敝开。课下自觉地用英语进行交谈,用英语做游戏,甚至自己创造小游戏。在知识的反馈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记忆力增强了,创造力提高了,想象力也变得丰富起来。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解放自己,从传统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勇于接受新观念,研究新问题,从固有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探索适合素质教育、创新思维教育的新模式,形成新的教学风格。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