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整理和复习
|
课题一:20以内退位减法和加减法关系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0页的第1~3题,练习六的第1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不同排列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 2.通过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学生准备1到20各数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贴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指着竖行式题,提问: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答出(启发时不要太直接了当,尽量让学生独立想): (1)从左到右各行是按十几减9、减8、减7、……的顺序排列的. (2)各竖行的被减数都是按11、12、13、……减几的顺序排列的. (3)各竖行式题中的得数,下边一题比上边一题大1.比如13-7比12-7的得数大1. 2.指着横排式题,提问: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说出: (1)第一排都是11减几,第二排都是12减几,…… (2)每一横排的减数是按从大到小排列的.减9、减8、减7、…… (3)每题的得数都是右边一题比左边一题大1.例如,12-6比12-7大1. 3.继续提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1)有四道减数与差一样的题.12-6=6,14-7=7,16-8=8,18-9=9. (2)每一横排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两个减数的和,正好是这一排中的被减数.如12-9和12-3;12-8和12-4;12-7和12-5.学生如果发现其他有规律的排列,要给予表扬. 4.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1)教师随意指出一道式题,让学生举出得数卡片. (2)教师指出14-8、14-6;17-9、17-8;……让学生说出得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说出得数是4、7、9的题目. 5.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9页上的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指名让学生说一说20以内的退位减法怎样算. 课间活动. 二、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系 通过教科书第20页第2题,用一幅图表示四个算式,使学生看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做左边四道题,再做右边四道题,使学生通过看图和计算对20以内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教学第3题. 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举卡片逐道出示答案(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有问题及时纠正. 2.做练习六的第1题. 此题是20以内加、减法的混合练习,教师可以采取限定时间,如2分内算完,以了解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如果大多数学生能做完,而且基本没有错误,就比较好. 教师可以事先把题目印在一张纸上,让学生做.学生做题时,教师要了解快的、一般的及慢的各用了多少时间.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练习. 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