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 >> 资源正文
《统计与猜测》第一学时
        ★★★★
【字体:
《统计与猜测》第一学时
作者:未知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6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第一学时。(90页) 
教学目标: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掌握统计数据的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与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3.初步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5.能根据搜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 
教学重点: 
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能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能对统计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 
资料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甘肃旅游胜地的资料。 
教学设计: 
我对本册教材上的内容作了修改,书上是通过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哪个季节,来学习统计方法的。但我考虑甘肃有许多名胜古迹,我把统计生日改成了统计想去什么地方玩,能够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我们美丽的甘肃,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另外,兰州处于西北,四季的区分和书上的四季区分有明显的不同, 如果用教材上的内容,比较牵强。比如,兰州的十一月份已经是冬季了。 
教具学具准备: 
水彩笔、白纸,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①.观看风光片,说一说看到了那些地方?(刘家峡、兰州市五泉山、自塔山、黄河母亲、东方红广场) 
[设计意图:把书中的例题进行改编,为学生打开一扇"新""越"紧扣"研讨一一探究"之门.] 
②.你还知道甘肃有哪些旅游胜地? 
汇报课前搜集有关甘肃旅游胜地的资料。 
③.老师想利用星期六带领同学们去一个地方玩,你们认为我们全班去哪儿最好玩呢? 
〈学生自由发言〉 
去哪儿才能使我们全班大部分同学玩得开心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写到黑板上。〉 
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大部分同学的意见呢? 
④.揭示课题: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问题,引发学生们的激烈讨论,引出统计方法。第一点:激发学生兴趣,第二,这样做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三,突出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统计来源于生活。 
〈估计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一个一个的问:2.举手计数:3分组统计。) 
2.比较归纳,择优选择 
同学想到的方法都很好,但由于时间有限,我们用哪一种方法能既迅速又准确来进行统计? 
①.师生共同比较三种方法: 
②.教师归纳出学生认为合适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认可三种的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出最为合适的方法。这样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要我学"内化为"我要学"。} 
3.统计过程 
活动一:由同学们推荐一名主持人,用举手计数的方法,开展统计:活动二:我们用小组统计的方法小组统计完后,请两名同学作统计员汇总结果。〈将两次统计结果写到黑板上。〉 
比较两次统计结果,看有什么异同?找出原因。 
[设计意图: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并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优劣。] 
4.绘制统计图,展示、交流成果。 
(l)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统计图 2)交流:通过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以及上讲台对全班同学进行介绍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往,并将统计成果挂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技集的数据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这样做,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5.观察分析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①.观察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以下几个问题: 
i.去哪个地方的同学最多? 
ii.假如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去哪个地方? 
iii.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设计意图:能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比如: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去那个地方?为什么?] 
6.课堂评价 
①.本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哪一个小组今天表现得最好?为什么? 
②.将学生讲价的结果再进行.口头统计,渗透统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更要注重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 


评价说明: 
本节课我制订了一个评价量规,用一朵花的花瓣代表六个小组,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参与情况,进行奖励,奖品是一个笑脸,贯穿整堂课。这是我的一个巧妙设计,一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竞争、协作的氛围,二是当本 
节课结束时作为评价各小组的一个依据,并又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当进行评价时,学生提出:可以统计各组的笑脸的多少,作为评价标准。花瓣变成了统计的对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这一知识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目的在于探讨统计方法,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并结合甘肃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了统计想去什么地方玩的问题,并在教学中运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使学生知道: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优劣。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反应还是比较积极的,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本节课达到了目标。缺憾是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和机会。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