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
【字体:
小马过河(第二课时)
作者:浙江省台…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文,说话引入。
  齐读第一、二段。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用上“为了……所以……”来说一句话。
  二、快速轻读,整体感知。
  (1)小马几次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它是听了谁的话后才过河的?
  (2)妈妈是怎么说的?用户“~~~”划出来。
  (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
  a.“光”是什么意思?去掉“光”字行吗?
  b.“别人”指的是谁?
  三、细读课文,展开讨论。
  1.从哪凶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 自己不动脑筋?
  (1)出示:
  ①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②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a.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连忙、立刻)这对近义词说明了什么?
  b.你是怎么从这对近义词中体会到小马自己不动脑筋,光听别人说的?
  (2)哪些句子也同样说明小马不动脑筋想办法,总想依赖别人?(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3)指导朗读。
  a.理解下面带点词语,读出句子酌语气(幻灯:出示)。
  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小马吃惊地问:“水很深吗?
  松鼠认真地说:“当然啦!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b.体会角色的心理及年龄特点读出不同句子伪语气: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拦住小马,大叫:“小马!尉过河,河水会掩死你的!”
  (小马)叹了口气说; “唉!还是家问问妈妈吧!”
  (4)练习复述。
  a.小马第一次过河时: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结果过不了河。  谁以下列诃语为提示,用自己话有顺序地复述(幻灯出示)?
  为难 问老牛 立刻 问松鼠 连忙 回家
  b.依据复述要求,进行评议。
  (5)小结:小马第一次为什么过不了河?
  2. 小马亲自下河去试一试,明白了什么?
  3.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小马、松鼠对小河的深浅说法会不一样?究竟谁说得对?
  用“既不像……也不像……”练习说话。
  a.说小马的高度: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矮。
  b.说河水的深浅(图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c.说小马对河水深浅的看法: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也不像松鼠那样矮,所以小马认为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4.扩散思维训练。
  假如大象和小白兔要过河去,他们跑来问你; “这条河我能不能过去?”你该怎么回答?
  四、指导背诵,入文悟理。
  1.读——读出”亲切”的语气。
  2.背——要求有感情地背诵。
  3.这句话使你明白了什么?
  填空(做在预先准备好的作业纸上);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光听别人说),自己要(动脑筋),要(去试试)。
  五、朗读全文,回顾总结。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六、作业。
  1.填空。
  小马( )次来到河边,第一次( )过不了河;第二次它听了( )的话,懂得了( ),
就( ),终于过了河。
  2.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
[教案述评]
                          浙江省台州市 林森
  教案作者林丽芬老师是优秀教师。1995年,她为台州市各县教研员、骨干教师上公开课《小马过河》,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本教案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教学目标准确,内容具体明确,要求集中适度。二是教学过程十分清晰,六个教学环节“齐读课文,说话引入;快速轻读,整体感知;细读课文,展开讨论;指导背诵,入文悟理;朗读全文,回顾总结;作业练习,深化巩固”环环相扣,体现了听说读写训练的整体性。三是教者针对本文故事生动有趣、对话语言接近儿童口语的特点,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在读的训练过程中有粗读和细读、朗读和默读、慢读和速读、读和背等的结合;并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反复诵读,加深理解,读出感情。课堂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教师注意文中那些显示动作的词语及根据说话的内容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让学生进入角色。四是教者重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读”和“思”结合起来,并安排讨论。五是教师重视语文基本功训练。无论是词汇教学、句子的讲解、朗读的指导,都结合课文内容来进行,让学生在读、议、写、讲、用的过程中认真体会,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六是教学效果好。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洽,训练扎实有效。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