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马踏飞燕
        ★★★★
【字体:
马踏飞燕
作者:冯曙光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的:
1、 看图学文,图文结合,认识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
2、 理解课文层次,学习用语言文字逐层介绍某一种事物的写法。
3、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4、 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师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课时:授课一到两课时,测验作业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 2、试做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板书课题解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1、 板书课题,并请学生解题。
2、 挂出踏燕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 从图入手,初识图意,学习课文。
1、 这幅照片上的事物是什么?
2、 这匹铜奔马的外形是怎样的?用词语来形容一下。
3、 这匹铜奔马的一只脚为什么要踏在一只燕子身上?
4、 学生读书讨论回答,教师相应板书。
(1)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些来形容马踏飞燕的词语(顺带学习第二段)
马踏飞燕 艺术珍品 名闻天下 膘肥身健 体形匀称 坚韧有力 构思奇妙 匠心独运 四蹄离地
(2) 齐读词语,加深印象。
(3) 指名读课文第二段。然后齐读第二段。
(4)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马踏飞燕的有关文字资料?(顺带学习第一段)
5、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奔马的速度之快和快之程度的?
(前后蹄的造型以及让马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而且飞燕安然无恙。)
6、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铜奔马的艺术成就。第四自然段介绍少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后回答。
7、 从这匹铜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8、 解释“卓越”
三、 课堂作业。
1、 把课文熟读成诵。
2、 完成习字册的抄写。
第二课时
一、 检查背诵情况,默写生词。
1、 抽背课文。要求同朗读一样。
2、 默写生字:马踏飞燕 艺术珍品 名闻天下 膘肥身健 体形匀称 坚韧有力 构思奇妙 匠心独运 四蹄离地
二、 继续学习课文,训练语文能力。
1、 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1) 介绍铜奔马的产生年代、出土时间及艺术价值。
(2-3)介绍铜奔马的外形及艺术成就。
(4)介绍铜奔马的科学原理。
(5)总结全文,突出中心。
(引导学生概括。鼓励帮助为主。多喊能力差的学生起来回答。)
3、 学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分层。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尽情表达。最好引起争论。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设问”这种修辞;强化对总分和递进关系句群的理解。)
4、 学生独立完成第四自然段的分层及理由陈述。
5、 学生当堂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用“归并法”(主要内容+写作目的)
6、 指名朗读课文,作出积极评价。
三、 课堂作业。
1、 习字册上的抄写得“乙”的同学,重新书写一遍。
2、 背诵没得到同学签名的放学前必须得到签名。
 第三课时(练习课)
一、 检查背诵。表扬好的,督促差的。
二、 黑板出题。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三、 练习题。
1、看图,读课文。读后回答: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卓越(  )匠心独运(     )高亢(   )
3、组词
膘(  )颈(   )卓(   )亢(   )型(   )
4、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并解释以下字。
以   及   竟   之
四、 回家作业。
1、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板书设计:


       艺术成就
1、马踏飞燕       }古代劳动人民  卓越的创造才能
       科学原理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