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
        ★★★★
【字体:
当飞机遇险的时候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8、飞机遇险的时候 

【内容提要】

本文写的是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小节):写周总理到重庆去,同行的有工作人员,还有小扬眉。

第二段(第2小节):写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严重。

第三段(第3小节):写周总理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

第四段(第4小节):写同志们关心周总理,周总理关心大家的安全。

第五段(第5小节):写飞机脱险。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敬爱的周总理在飞机遇到危险的紧急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周总理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在生命危急关头首先想到别人以及对革命后代深切关怀的伟大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是按照飞往重庆、遇到寒流、让出伞包、关心大家、飞机脱险五层意思写的。每段一层意思,一层一层联系得很紧密,叙述了飞机遇险到脱险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2.读懂课文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用鼓励欢腾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读懂课文每段话的基础上,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生字、新词。

(二)练习用鼓励欢腾造句。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指导书写笔画多和容易写错的字。

(二)指导学生用鼓励欢腾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通过查字典自学本课生字、词,并初读课文,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按要求查字典完成第一次自学。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正音。

本课共16个生字。其中都是后鼻韵音,要注意读准。

是多音字,可出示多音字组词,加以巩固训练。

2.指名分析字形结构,重点指导:翼、衡、械、融这四个字。

字让学生组词:机翼。

1)什么结构?(上中下结构)

2)注意书写:上面的字头,在书写时不带

,让学生组词:平衡。

1)什么结构?(左中右结构)

2)中间部分怎样写:(中间是“ ”不是

1)读准字音xi8,组词:机械师。

2)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3)右边的第三笔和第四笔一样吗?

1)让学生读准字音r$ng,组词融化。

2融化是什么意思?(指冰或雪变成水就是融化。)

3)什么结构?(左右结构)

4)让学生弄清左下方的“ ”,不要写成“ ”

3.出示形近字组词,作巩固练习。

庆(    )          累(    )           奖(    )

厌(    )          螺(    )           桨(   

设(    )          旋(    )           队(   

股(    )          旅(    )           坠(   

4.指名读词语,进一步巩固练习。

重庆  一般  机翼  冰甲  冻僵

下坠  平衡  掠过  舱门  鼓励

融化  欢腾  螺旋桨  机械师

(四)指导造句。

1.理解词义:

鼓励:激发、勉励的意思。

2.指名课文中带有鼓励一词的句子。弄清句式。

3.例句:数学竞赛前,妈妈鼓励我,一定要取得好成绩。

4.学生练习造句。

5.欢腾:欢喜得手舞足蹈。

6.指读课文中原句,弄清句式。

7.例句: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的喜讯传来,同学们立刻欢腾起来。

8.学生练习造句。

(五)作业。

1.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在造句本上写出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

(二)读懂课文的每句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习作者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注意23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1.飞机遇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题目回答完整,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让学生边听边标出句子的序号,想一想哪几句是写飞机遇到了危险?

3.指名回答,这个自然段6共有几句话?哪几句是写飞机遇到了危险?

4.投影出示36句。

1)让学生读36句。

2)指出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

3)在学生分别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按顺序说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边听边标画出有关的连接同语。

……接着……然后……最后……

4)让学生用这一组连词,再次说说飞机遇险的情况。

这时教师可采用指名说或学生自说的方式,扩大训练的范围。

5)讨论:当时飞机的情况怎样?

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

5.待学生按课文内容回答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在朗读过程中,哪些地方应该加重?

2)让学生试读,然后同学评议。

3)再次指名试读。

4)这四句话之间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6.指读第2自然段前两句。

1)这两句写的是什么?

2)当时飞机飞得怎样?(平稳飞行)

7.指读第7句。

这句写的是什么?(采取措施)

8.让学生动笔练习给本段分三层。

1)讨论分层。

2)分层的依据是什么?(事情发展顺序)

9.这个自然段应该怎么读?

教师以此引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读文时要读出轻、重、缓、急的语气,从中体会文章的内容。

10.让学生分层试读后试说层意。

1)飞机开始时在云层中平稳飞行。

2)飞机遇到寒流,机翼结冰失去平衡,情况严重。

3)机长采取措施让大家准备跳伞。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让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危急关头又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2.待学生回答后,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语及他说的话。

3.指名回答后,投影出示重点句,通过比较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

1)周恩来同志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跨到小女孩面前。

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

2)这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后一句话好。这句话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周恩来同志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品格。立刻站说明他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犹豫。几步跨说明他动作快,心情急切。从中可以看出周恩来同志听到哭声马上想到是有人需要帮助。因此他毫不犹豫地来到小女孩面前。

3)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舍己为人)

4)齐读第2句话。

4.比较第二组句子。

1)出示句子。

周恩来同志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杨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作斗争!

2)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2句话是从神态和动作语言上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危险关头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马上解下说明周恩来同志动作迅速,没有丝毫犹豫。亲切地鼓励说明周恩来同志在危急关头沉着冷静。

3)指名读句子,体会情感。

4)讨论:这时候谁最危险?周恩来同志在危急关头仍然亲切地关心别人,这是一种什么精神?(临危不惧、无私无畏)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1)为什么别人要把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而周恩来同志却用命令的口吻拒绝了?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两方面理解:

一是同志们热爱他,真诚地让给他伞包,此时单靠劝说是不会发生作用的。二是周恩来同志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态度是坚决的。这时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突出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指名用命令的口吻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3)齐读旁白,指名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4)教师读旁白,同学们齐读周恩来同志说的话。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高兴的心情。

2.讨论:就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

(指飞机遇险的危急关头,周恩来和同志们互让伞包的时候。)

3.飞机脱险了,大家的心情怎样?

(高兴、激动、兴奋)

4.指名读,同学评议。

5.让学生想象一下,机舱里一片欢腾是什么样儿的?

6.齐读最后一段。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