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练习:《烧纸船》教学方案设计
基本内容:
本次写作练习是省编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练习。该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的是儿童科普文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某一种科学知识)。因此,作文练习也从科普知识的角度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进展悟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并把过程有条理地写下来,有一定的针对性。
教材的第一部分是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先让学生观察小实验,再有条理地具体说说小实验,最后写成一片观察作文。让学生观察教师做实验,说说实验的经过,都是为写好短文作准备的。教材第二部分是对学生观察烧纸船小实验的要求:一是明确实验的名称和实验前的准备;二是要求学生观察并想清楚实验的步骤;三是知道小实验中的科学道理。
设计目标:
1、学会有顺序地仔细观察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在老师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试验。
2、大致了解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爱科学的兴趣。
3、能有条理地具体记叙一次科学小实验的经过,语句通顺,意思较为连贯。
设计依据:
本次作文练习我们遵循“实践作文”的原则,在教师示范操作、学生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继而在说实验过程的铺垫下进行写作练习。我们之所以采取这种“实践作文”的形式,原因有三:
1、依据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愉快作文是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设计了实践作文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获得真知。
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习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还正处于直观思维上,而且他们易对一些操作性强的活动感兴趣。针对学生乐于动手实践的心理现状,我们通过让学生自我小组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在此基础上得到真实的写作情感。
3、依据学生对写作的心态。我们的学生大部分一听到写作就感到头疼,他们总觉得作文无从下手,或是只有寥寥数语便完成任务;一些同学掌握了一些词句却不知该在何处使用等。作文教学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实践作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要点 |
教法设计 |
学生活动 |
时间安排 |
一、 演示激趣 |
教师演示实验,并提出观察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
1、教师导语: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要求看清楚实验过程。 2、教师实验操作烧纸船。 ①先直接烧纸船,观察结果。 ②加入水后再次实验,观看结果。 |
观察烧纸船实验过程。 |
4分 |
二、 分析过程 |
讨论分析实验的过程与步骤。 |
1、质疑:刚才老师的实验是分哪几步来完成的? 2、学生同桌讨论。 3、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并板书过程。 |
质疑思考 讨论交流 |
4分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要点 |
教法设计 |
学生活动 |
时间安排 |
三、 小组实验 |
教师提出要求和注意点,学生按步骤开展小组实验活动。 |
1、教师提出实验活动的要求和注意点。 2、学生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
明确要求 小组实验 |
10分 |
四、 讨论明理 |
明确实验的步骤;在分析讨论中了解纸船烧不坏的原因。 |
1、质疑:为什么纸船加进水以后不会烧坏?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3、集体交流。 4、教师小结。 |
学生思考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
2分 5分 |
五、 说说过程 |
结合实验的开展情况让学生说说实验的过程,并把纸船烧不坏的原因结合进去。 |
1、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分小组进行了实验,下面请同学说说实验的过程,要求将纸船烧不坏的原因结合进去。 2、按实验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4、教师小结。 |
学生回忆实验过程 讨论交流 |
10分 |
六、 开始写作 |
联系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同学的讲述,开始写作练习。 |
1、提出要求:请大家结合刚才实验的过程和同学们的介绍,有条理地把实验过程写下来。 2、学生开始习作练习。 |
理清思路 开始练习 |
5分 |
特色提示: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的写作训练是要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本堂课最大的特色是将学生实践操作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并不是将作文课改成实验课,而是让学生在观察教师实验后再次进行亲自实践,在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之后得到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实验过程,学生的思路比较清晰,效果也比较好,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相当高,它成功地改变了以往作文课枯燥乏味、学生满脑厌恶的不良现象,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