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竹笠
          ★★★★
【字体:
竹笠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2、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可贵
               精神。
教学重点:预习课文、读通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1、同学们,你们见过竹笠吗?看题目,你推想这篇课文可能是写什么内容的?
二、自学课文
        要求: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准备回答课后作业题1
三、检查自学
       1、同桌互查词语读音,开火车检查
       2、质疑问难
       3、将你认为难写的字写几遍直到记住为止。
           (重点:畲、榴、潇、聊、舍)
       4、回答课后题1
 四、理清课文思路
       1、指名轮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填空:竹芯是个(       )族女孩,她带“我”来到(      )。
“我”看到孩子们向(         )学习,(        )风(          )雨,(         )自己编(        ),十分感动。
         2、按作者的采访地点给课文分段。
 五、作业
         1、自由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描写竹笠的话是围绕哪个词语的意思来写的,并理
               解课后题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仿照课文中的总起分述句式写句子。
         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
               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第一段,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能仿照课文中的总起分述句式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轻声自由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课文的开头告诉了我们什么?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原因)
        3、作者遇到了一位怎样的小女孩,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小女孩外貌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们小女孩的印像。读出可爱的语气。
         4、作者的心情如何变化?这两部分应该怎样读?
         5、小女孩在干什么?她戴的竹笠是怎样的呢?用波浪线划出相应的句子。
        讨论课后题2:说说这几句话是围绕哪个词语的意思写的。
        作者是怎样描写出竹笠的玲珑别致的?自已画出来并讨论。
       [板:                             尖顶          嵌珠
                 玲珑别致:         竹笠上      画星
                                              竹笠里      衬叶
                                              笠绳上      系珠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先总后分)
        读出喜爱的语气。
         6、看到这么美的竹笠,我的感情又起了什么变化?
            (羡慕——称赞)指导读好两个语气词:哦、嗯
         7、指导朗读:读出感情的变化
三、仿写
         1、用先总后分的方法写一件自己心爱的物品。
            (如:我的文具盒特别地精致
                      我有一个新颖的变形多刚)
         2、评议、小结
四、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尖顶          嵌珠
                   玲珑别致:         竹笠上      画星
                                                竹笠里      衬叶     (画图)
                                                 笠绳上      系珠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理解第2段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感受畲家孩子继承革命传统,勤工俭学,奋发向上的可贵
               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第2段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在途中,作者看到竹芯的外貌,竹笠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第二段
        指名读5—8小节,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1、学习第5小节
       (1)划出描写竹笠的句子。为什么要编成花的图案,你能从下文中找出来吗?(吉祥如意、岁月如花)
       (2)为什么说“那千万条嫩绿的竹丝,交织着孩子们的勤劳与智慧,幸福与欢欣呢?
          (表达了作者赞赏畲乡孩子们编的竹笠精致美观,赞许孩子们的勤工俭学,赞扬孩子们热爱民族、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品质的思想感情)
        (3)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6、7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
         (2)在风雨的夜里,孩子们也来学校编竹笠,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竹芯送了我一顶竹笠,她当时的神态怎样?你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热情、勤劳、淳朴)
          (4)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读
           (2)我目送着竹芯她们远去,想象着什么?
                     说说这一句的含义。
       (作者被孩子们学习红军,继承革命传统的实际表现深深地感动了,对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满怀信心和希望。)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说说为什么以“竹笠”为题?
       3、说说本文给你留下的印像最深的是哪些地方?你觉得对你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吗?
四、作业指导


      [板书设计:
                                         竹           笠
                  竹笠美 ——  心灵手巧、热爱劳动
                  编竹笠 ——  风雨无阻、勤劳俭朴      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送竹笠 ——  善良热情、淳朴可爱                                    ]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