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
【字体: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29个词语的意思。
         2、学习本课第1—3自然段。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读题。主要写一件什么事呢?
     2、简介董存瑞: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11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儿童团长。后来又当上了民兵。1945年8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中,曾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曾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三、检查自学。
     1、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写下来。
           (释义:震撼、迸射、嘹亮、钢铸)
     2、多音字:中、夹、应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暗堡?答案在哪一段?
     2、指名读。划出相应的答案。
    3、敌人的火力很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六条、喷出)
          说说在录像中看到的当时的情景。
     4、小结:不炸掉这个暗堡,我军就不能顺利前进,就会影响整个战斗,所以,董存瑞坚决请战。描写董存瑞坚决请战的段落在哪一段?
五、学习第2、3自然段。
     1、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 。
     2、比较:
         (1)董存瑞看着敌人的暗堡,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火花。
         (2)董存瑞看着敌人的暗堡,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火花。
      3、请战的语气怎么读?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样?
六、朗读1—3自然段。
七、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4—8自然段,理解董存瑞怎样炸暗堡。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董存瑞怎样炸暗堡
教学难点:感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课文1—3自然段先写了什么?
       2、读出请战的坚决语气。
       3、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二、学习4—6自然段。
      1、在炸掉暗堡以前,董存瑞先要怎么做?(冲到暗堡)
      2、自读4—6自然段,划出写董存瑞逼近暗堡的句子。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合作朗读。
      4、逼近暗堡的进程有没有变得平坦起来?
            分角色朗读。分析敌人与董存瑞的表现。
            [板:       敌人                       董存瑞
                          更疯狂                     夹紧炸药包
                   子弹“扑哧扑哧”       忽左忽右    匍匐
                        一齐扫射                    滚     好几米
                        一道火网                    负伤、猛冲         ]
            从这些词语看出董存瑞的什么品质?
                (沉着、机智、勇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分角色练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结合本段分析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
         (1)桥高、斜坡光滑,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2)冲锋又一次开始了。
      2、课文哪些内容是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请用横线标出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神态的词语;用(        )标出语言。
         (2)动作:   [板:站、托、顶、拉]
          从这些动作你可以看出董存瑞的什么精神?
       (他的动作坚决、果断,这表明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炸掉敌人的暗堡,至于个人生命,早已置之度外,显示了舍生忘死,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神态: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句子描写董存瑞的神态?(比喻句)
          把什么比做什么样?为什么要这样比?
         (突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4)语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勇于献身。描写了简短、有力的语言,提示了英雄献身的崇高目的。)
        (5)归纳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四、学习第8自然段。
         1、指名朗读。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么样?
         2、应该怎样读?(高亢、有力)
         3、归纳段意。
五、启发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分段和用自然段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战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段和用自然段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导朗读。
         (1)请求炸暗堡时,要读出对敌人的刻苦仇恨,坊出坚定的语气。
         (2)读“在万分紧急的关头……为了新中国,冲啊!”要读得高亢、有力。
         (3)自由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二、给课文分段。
        1、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请按提示分段。
        (封锁道路——请求炸暗堡——冲到桥下——舍身炸暗堡
             ——解放隆化)
        2、讨论。
三、概括段落大意。
        1、概括第一段段意。
          比较,哪一种写法正确?
        (1)交待事情的起因。
        (2)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我军冲向敌军司令部。
         (3)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冲锋道路。
         (4)小结。
        2、概括第二段的段落大意。
         (1)第2、3两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这两个意思能不能分出主要和次要?为什么?(第3题)
          (2)概括段意。
        3、概括第三段的段落大意。
          (1)读课后题3的第(2)题。
          (2)讨论,哪种最符合段落大意的要求。
                    第一种写法不简要。
                    第二种写法不明确。
                    第三种写法抓住主要内容,写得明确、简要。
        4、概括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1)这一段写了哪三层意思?你认为哪层是主要的?
            (2)概括段意时要抓住主要的,可以怎样概括?
         5、概括第五段的段落大意。
四、小结。 归并段大意的方法?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