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3.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能自己阅读文章,读中悟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崇敬、怀念的感情,学习先烈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从课文对人物的描写中,体会董存瑞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
理解第八自然段中描写董存瑞的句子。
(三)解决方法:
通过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读书、讨论及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突破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结合“导读”和课后思考题找出不懂的问题。
(三)互相讨论交流各自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五、教学用具
电视机、放像机、《董存瑞》电影录像带一盘。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板书课题。)
2.请学生简单介绍课下查阅到的有关董存瑞的生平事迹及本文的时代背景。
(二)检查预习
1.这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回答,教师板书: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并初步理解:暗堡、封锁、匍匐、疯狂、交织等词语。
3.检查朗读课文情况,教师相机正音。读后请一两名学生初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通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讨论分段方法,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总结段意。
第一段(1)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第二段(2—4)董存瑞请求去炸暗堡。
第三段(5—7)董存瑞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
第四段(8)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经过。
第五段(9)暗堡被炸毁,我军解放了隆化。
(四)初步捕捉文章中心
指名按结构段读课文,学生思考:读了本文,你对董存瑞有什么认识?
(在学生充分预习,了解了主要内容并能给文章分段后,初步捕捉文章中心,有利于第二课时紧紧围绕中心去理解课文,也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课。请同学们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
1.指名读这两段,思考:董存瑞为什么要请求去炸暗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董存瑞要求去炸暗堡的原因有:敌人的暗堡中射出的密集的子弹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冲在前面的战士牺牲了。)
2.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理解“瞪着”、“迸射”等词语的意思,与“看着”、“露出”两词相比较。体会:文中的词语表明董存瑞当时想的是什么?是什么感情驱使他坚决地请求去炸暗堡?
(引导学生理解,得出:董存瑞想到的是战斗的胜利,他对敌人充满恨,对战友充满爱。)
3.分角色朗读这一段,体会人物的心情。
(三)学生自学第三段,出示自学提纲
1.轻声读课文,划出描写董存瑞动作的词语和句子。
2.划出描写敌人火力猛烈的句子。
3.思考:敌人的火力这样猛,董存瑞又负了伤,他还毅然冲到桥下,这表现了他什么思想?学生按提纲自学后师生讨论交流。
(以上三段不是本文教学重点,应适当简化分析过程。学生能自学的要放手让学生自学。)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思考:董存瑞用什么方法来炸毁敌人的暗堡的?
(董存瑞是用舍弃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托住炸药包的方法来炸毁敌人暗堡的。)
2.引导学生读文,讨论:董存瑞为什么非用这种方法来炸暗堡呢?用别的办法行不行?
(此处的讨论,学生可能想出一些别的办法,但实际上并不能用;在“是否非用这种方法炸暗堡”的问题上可能出现争议,这时,教师可以播放《董存瑞》电影录像片段,帮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只有董存瑞想出的办法才能保证尽快地万无一失炸毁暗堡。)
3.播放《董存瑞》电影中“冲锋号吹响了,我军发起冲锋”的录像片断,教师随画面内容描述当时的情况。
(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冲上来了!一个,两个,三个……很多战士被暗堡中射出的子弹打中,形势万分危急!董存瑞怎么办?)
(放录像配以教师形象的描述,把学生引入紧张激烈的战斗环境中。)
4.学生有感情读课文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钢铸一般的脸”应该怎样理解?这样的表情表现了董存瑞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钢铸一般”的脸是说董存瑞整个面部像用钢水浇铸成的雕塑一样,表情十分坚定。这种表情说明他对死亡没有丝毫的害怕,面临死亡,非常镇定。)
(2)在你心中,“巨人”是怎样的形象,为什么说董存瑞像“巨人”一样挺立着?
(“巨人”指童话中描写的身体高大,有神力的人物。作者这样写,一方面突出作者的崇敬,另一方面,更表现了董存瑞无所畏惧的高大形象。)
(3)“他抬头眺望远方”他看到了什么?他临牺牲前“用尽力气高喊”,说明了什么?
(这两个问题可让学生充分自由发言,意思对即应给予肯定。)
(4)董存瑞用这种办法炸暗堡,他想到了自己的后果吗?那他还毅然这样做,这一行动,表明了他怎样的思想?板书:不怕牺牲,勇于献身。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8自然段。
(读第8自然段,第2句要读出着急、为难的语气;3—4两句,速度稍加快,语气中透出焦急;5—6句,要读出紧张但坚定的语气;从第7句开始,速度突然减慢,把自己和临牺牲前的董存瑞融为一体。)
(五)学习第五段
齐读这段,体会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对战斗胜利的巨大作用。
(六)回顾全篇,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课文记述了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炸暗堡的事,表明了董存瑞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
(七)质疑问难
(八)作业
背诵第八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口头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二)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朗读文中描写董存瑞的句子。
2.回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3.小结:我们学课文,首先要多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文章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边读边想,“人物有怎样的表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有这样的表现说明了什么?”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就从内容中体会出了人物思想。
(三)用这个方法再读课文,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做课后第二题:读句子,说说带点部分表达了董存瑞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一题以学生读书、讨论、回答为主,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用今天学到的“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读书方法,按自学提纲学习自读课本第九册中的《草地夜行》一文,巩固、运用新学到的学习方法。
自学提纲:
(1)“小鬼”是在什么情况下碰到老同志的?他对老同志产生怎样的感情?为什么?
(2)老同志是在什么情况下陷进泥潭的?结果怎样?“小鬼”是带着怎样的感情上路的?
七、课后作业
(一)有感情读课文,背诵第八自然段。
(二)预习十二课《十里长街送总理》。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利用工具书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3.搜集有关周总理生平事迹的资料。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