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六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大自然的语言
          ★★★★
【字体: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林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大自然的语言(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2、学会观察大自然的一些现象,并通过想象,懂得大自然的一些语言;

3、增强学生的诗歌表演能力,会运用体态语、动作、眼神较好地表演、吟诵诗歌;

4、在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仿编、创编诗歌的尝试,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课件和平时收集的资料为载体,增强学生有关大自然现象的科学知识;

难点:进行诗歌的仿编和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白纸、水彩笔)

2、知识准备:要求学生平时收集、观察、记录一些资料;学生自编诗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朗诵表演

    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二至三组同学。

二、积累资料

    1、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师可以用板书记录有较好的、有价值的信息,为学生创编积累原材料。

2、出示课件内容,再次积累创作原材料

  1)、有关天气谚语的出示,学生稍作了解,

  2)、荷花景致图的出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沙尘暴的出示,激发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已在用自己的语言向人类发出警告。

三、进行创作

   小组合作,进行仿编、创编诗歌,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四、创作展示

   将自己小组里所创作的诗歌以表演、 吟诵的方式进行展示。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