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同学们一定喜欢旅游吧!在暑假、寒假能跟着老师或者爸爸妈妈,到一些城市、一些景点去观光旅游,那可是一件说不出的高兴事儿。回忆一下,你游览过哪些地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过很深的印象?
鼎湖山,这个名字大家也许不会太熟悉,可是它却和华山、泰山一样饮誉中外,以其独特的美,让所有游览过它的人们流连忘返。你也想游览一番吗?学了《鼎湖山听泉》一课,肯定会让大家过一把瘾。
认真地读一读《鼎湖山听泉》,我们就能知道它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全文一共由五个自然段组成。读读课文的五个自然段,从"半小时左右"、"过了寒翠桥"、"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入夜"、"蒙眬中"这些词句,我们可以看出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对了,是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现在,你能根据这个顺序,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可以分为哪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又都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交代了地点。
第二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白天"我"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三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夜晚"我"在庆云寺借宿,细细聆听、品味着泉声,抒发了作者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
在这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重点写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作者听泉时的美妙感受。这一段的描写,最能让我们感觉到鼎湖山泉水、泉声的独特之美。多读几遍课文,鼎湖山的泉水定会在你的心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读了课文,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鼎湖山泉水声音的美妙和动听,下面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
精彩片断 点评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水一直传送到枕边。 点出了山静泉响。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
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那像小提琴一样
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 这里用"像……一样",把泉声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的
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 声音,让我们对泉声有了真切的感受。四个比喻句,又构成一个排
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 比句,写出了泉声的千变万化。
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
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
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
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把泉水当成人来写,写出了泉水的欢快,生动有趣。
【欣赏】
夜晚,鸟儿栖息了,一切都趋于平静。而在到处都流淌着泉水的鼎湖山,此刻却能让我们欣赏到其美妙的声音,你能想象出来吗?
泉水流过高低不平的地方,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美妙的,美妙在哪儿呢?
美妙在"像小提琴一样轻?quot;,"像琵琶一样清脆的","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课文通过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泉声写得很具体,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泉水尽情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绕过"、"拍打"、"穿越"、"流连",这些词语更是把泉水当作了人来写,让我们感觉到泉水与人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充满活力。
只有真切地去感受,才能体会到泉声的美。美的感受孕育出了美的语言,美的语言写尽了泉声的美。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多种表达方法一起用
读了《鼎湖山听泉》一课,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鼎湖山泉声的美妙,而且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优美。课文为什么会让我们有如此感受?它是怎么写的呢?
我们先来比较两个句子,看一看你觉得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1、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声,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2、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对,第二句比第一句写得好,写得美。美就美在,第二句能让人仿佛听到了泉水流动中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感受到了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是因为课文把泉声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的乐声。这就是打比方的好处。
再来读一读这两句,看看又有什么不同?
1、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2、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第一句读起来,感觉有点生硬;而第二句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觉到很美。这是因为第二句用了排比句,具有节奏感。美就美在有节奏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桂林山水》中描写漓江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读着这样的句子,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漓江的美,美在哪儿。
但如果写成这样:"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或者"漓江的水很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也很绿,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就不那么美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要把习作写具体、写美,可以同时用几种表达方法,那样效果会更好。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秋天到了,菊花竞相开放。那一朵朵美丽的菊花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你能用一段话描写菊花吗?写时请用上"像……一样"。(提示:可以先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然后仿照着写。)
2、你以前游览过哪些旅游胜地?请选一处写下来。(提示:写时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选择一两处重点写,其他可以略写。)
附:课后练习4提示:
犹如--万里长城犹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像……一样--一声枪响,100米决赛开始了,小军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终点。
课后练习5提示:
课文中描写泉声的句子是:"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纳簦荒窍裢芷朊谎刍氚蹴绲模欠善偌绷鞯肷钐兜纳簟?quot;
这里用"像……一样",把泉声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的声音,让我们对泉声有了真切的感受。四个比喻句,又构成一个排比句,写出了泉声的千变万化。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1、鼎湖山
中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岭南第一名山--鼎湖山,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地处北纬23.10',东经112.34',因其完整地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从而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鼎湖山也是"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北回归线地带多是荒沙红土,而这里却保留着完好的一片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132.2万平方米,其中原始森林就占132万平方米。这里生长着高等植物和珍稀植物1750多种,有粗壮挺拔的锥树、枸(jǔ)橼(yuán)、榄树、榕树,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孑(jié)遗植物桫(suō)椤(luó)、黑桫椤、苏铁,有鼎湖特有的珍贵树种鼎湖钩樟、鼎湖冬青、鼎湖格木,有已鉴定的各种昆虫900多种,动物20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穿山甲、小灵猫等珍稀动物15种……。1956年,中国将鼎湖山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80年1月10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鼎湖山划归潮湿雨带林保护网,并在山上设立国际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鼎湖山的得名,众说纷纭,有说是因山顶有湖,四时不涸,故名顶湖;有说是因中峰圆秀,山麓诸峰三歧, 远望有如鼎峙,故名鼎湖;又有民间传说黄帝曾赐鼎于此,故习惯称作鼎湖山。
鼎湖山自唐朝起已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内有云溪景区、天湖景区和天溪景区。云溪景区以白云寺、水帘洞天、古树名木为主,最大的特点是观赏原始森林。天湖景区以天鹅潭、天湖以及奔涌的山溪为主,最大的特点是涉水山溪、回归大自然。天溪景区以庆云寺、飞水潭,荣睿碑亭为主,最大的特点是参禅拜佛。虽然三大景区各有特点,但目前最能吸引游客的还是天溪景区。
天溪景区以庆云寺为中心。满山青翠簇拥的庆云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有大小殿房100多间,占地17000平方米,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寺中瑰宝颇多,如《碛(qì)砂藏经》、舍利子、千人镬、白茶花树、平南王座、百梅诗碑以及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等,庆云寺附近有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先行者日本荣睿大师的荣睿碑、荣睿纪念亭和荣睿纪念堂。庆云寺下的飞水潭,上有观瀑亭,下有天然泳池。这里百尺瀑布,飞流直下,泻玉喷雪,蔚为奇观。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潭中游泳,今潭壁上镌刻有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书的"孙中山游泳处"6个大字。
素有"天然氧吧"之誉的鼎湖山四季层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走进这片原生木,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中的板根、藤本、绞杀、附生和茎花等现象无不给人以生命的启示,而且每一种珍稀动植物都在向人们讲述一段久远而沧桑的生命历程。
--资料来源于网上
2、词语提示:
(1)清纯:清脆而没有杂音。
(2)万籁俱寂:万籁,各种声音。万籁俱寂,指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本课是说夜晚的鼎湖山非常寂静。
(3)磅礴:(气势)盛大。本课指"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的声音响,气势大。
3、优秀习作欣赏。
大自然是美妙的,她不仅给予我们动听的泉声,更向我们展现着日出的壮观景象。读一读《看日出》,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看日出
天还没有亮,老师就带着我们迎着秋风登上回雁峰去看日出了。
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了。由桔黄色变成淡红色,又由淡红色变成粉红色,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还有半紫黄的颜色,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色彩,真是五彩缤纷。朝霞的形态也变化无穷,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鲜艳的红领巾在飘扬,可一会儿红领巾不见了,却来了一匹奔腾不息的骏马……真是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太阳快出来了,这时天空全是红的,东面像着了火。陆老师对我们说."太阳就要出来了,看谁第一个看见太阳。"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东方最红的地方。忽然,一个耀眼的红点,从东边跳出来。邓庆华连忙叫道;"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接着,同学们都跳跃起来,异口同声地喊道:"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好像半个火球在一个大盘里滚动。又过了一会儿,整个红日,徐徐升上蓝天。它是那么圆,那么红,那么亮,那么可爱。空中的红霞都镶上了金边,天红了,地也红了。鸟儿飞出窝来,迎着朝阳唱起了歌。树枝、树叶被微风吹得沙沙响,好像在向太阳招手、点头说:"太阳公公,您好!太阳公公,您早!"太阳笑眯眯地把一件无边的金色衣服,披在我们身上。
太阳出来了,赶走了黑暗,给我们带来了光明、温暖和欢乐。一个同学笑着指指陆老师说:"你们看,陆(绿)老师变成红老师了。"陆老师也笑着对我们说:"你们都变成金娃娃了。"大家都笑了。有的同学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党是太阳我是花……"歌声飞向天边,飞向红太阳。
太阳越升越高了,我们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幸福。
--选自陈刚、刘桂松主编的《中国小学生作文大全(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