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题、导入:
1、揭题: 板书:卢沟桥烽火
2、审题:从题目看文章是写什么?(理解“烽火”)
——烽火:报警的烟火。
讨论:看了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
(1)在卢沟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板书)
(2)为什么说卢沟桥燃起了“烽火”? 是什么样的“烽火”?
(3)这次事件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3、要求:
同学们通过上网查寻有关的资料,看看卢沟桥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
二、学生上网进行资料查询:
——通过“163网易”查询“卢沟桥”。(网址:www.163.com)
①每个资料要说明出处,以利交流。
②查到资料后,可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写出自己的书面调查。
三、查询结果总汇,诱发学生情感:
——学生回答研究,讨论的结果,教师点拔,小结。
A:通过资料可了解:
1.“七·七”卢沟桥抗战(介绍)——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中华英雄→无名英雄碑→中国版图
——说明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中华英雄(国耻日)→“九·一八”事变 ——时代背景
→说明日本帝国主义此时已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4.南京大屠杀(图片、内容) ——说明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
5.台湾南部院校师生观感畅然 ——不忘历史。
6.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 ——要牢记历史
7.名山景色:卢沟桥——了解卢沟桥。
8.英雄人物:赵登禹。——了解“大刀队”,抗战英雄。
B:总结:
通过同学们查找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阴谋侵占我国领土,而蓄意挑战的事端,它是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信号烽火事件。但中国人民不是好欺负的,自卢沟桥本变后,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英勇抗战,终于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C:过渡: 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卢沟桥烽火的呢?
四、初读课文,发展情感:
1.初读感知,要求:
①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②边读边想,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课文分段。
2.检查讨论:
①指名读课文(分小节)
②分段:第一段(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第二段(2-5)经过。
第三段(6-8)号召。 第四段(9)历史地位。
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④说说为什么?
五、精读课文,升华情感:
1.指名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
2.圈划出文中的关键词语。
——注意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投影欣赏大刀队的图片)
3.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具体叙述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的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4.读第6小节思考:
从卢沟桥事变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 ) 野心,正因为如此,( ) 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 ) 。(齐读课文第7、8节)
5.分析最后小节。
卢沟桥事变暴露了日本( ) ,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烽火,拉开了 ( )(齐读课文第9节)
六、延伸思考,巩固理解:
——抗战胜利,时间也过去了57年,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呢?大家看两篇文章。
1.阅读《不该忘却的纪念,——九 · 一八祭》 《看看日本在和历史教材里是怎么说的》
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读后感受。
3.再看《学者分析:日本为何再次篡改历史教科书》
《台湾南部院校师生观感畅想》
4.教师小结: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七、作业:
1.社会调查实践:
①周围有多少人知道“卢沟桥事变”?
②他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
③从你的调查结果看,这些调查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认识?
上交一份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2.收集有关抗战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