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白杨》(人教版第九册)的重点第三部分: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15~17自然段),当学生明白了爸爸的“心”——建设边疆之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你们都知道了爸爸的“心”,可孩子们知道吗?
生:不知道,从第15自然段可以看出。
学生齐读第15自然段:“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师: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心”,而你们知道了,能否把这告诉孩子们?
出示句式:我会对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小弟弟、小妹妹们,我来告诉你们爸爸的心愿,那就是“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生:孩子们,你们的爸爸不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他其实是在借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愿,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设祖国的边疆。
生:小弟弟、小妹妹,我不告诉价钱们,你爸爸刚才其实是在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边疆建设作贡献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你们长大了像他一样建设边疆。
…………
师:孩子们听了你们这些话,知道了爸爸的“心”之后会对爸爸说些什么?
出示句式:爸爸,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您有白杨一样的品格,坚强,服从需要,您值得我敬佩,值得我骄傲。
生:您的心,女儿懂了,我不会辜负您的期望,在任何时候我都会像您一样服从祖国需要。
生:您真是我的好爸爸,如果有很多人都像您一样去建设边疆,那祖国的边疆会很快地富饶起来。
…………
师:爸爸听了孩子们的话,又会对孩子们说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爸爸笑了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你们真懂事,我的好孩子,爸爸心里真是高兴,你妈妈听到了也会非常高兴。
生:孩子们,我可以告诉你们,我的心愿其实也是很多很多像爸爸这样的边疆建设者的共同心愿。
生:孩子们,希望你们上学后勤奋努力,好好学习,要知道建设边疆不仅需要志向、决心,更需要知识、本领。
师:说得好。不仅这两个孩子要好好学习,我们都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
自评:
运用课文第15自然段的一个重要语言信息“孩子们不知道爸爸的心”,设计了学生对孩子们及孩子与爸爸双交流的三个说话训练内容,具有交际性、情趣性、实用性,巧妙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情境,学生进入了意境,进入了角色,承担了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获得真切的感受,积淀了口语交际经验,培养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这一教学环节也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在想象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受到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优化。
二
蓝老师:《白杨》课文中,“高大挺秀”把白杨的特征全部表达出来了,怎样理解“高大挺秀”呢?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表示“高”“大”“挺”“秀”。
小青青:“你看那树多高”说明白杨树高;“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说明白杨树大;“你看看它多么直”说明白杨树挺拔。
蓝老师:那“秀”是什么意思?
小青青:“秀”就是美。
蓝老师:那么,为什么不说“高大挺拔”,却说“高大挺秀”呢?
小青青:因为这儿是大沙漠,没有山,没有水,浑黄一片,所以人们看到一行高大挺拔、排列整齐的白杨树,就感到分外秀美了,用“秀”就是突出白杨的美。
蓝老师:作者赞美白杨,仅仅是因为它“外秀”吗?不。从课文第14小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白杨树不仅长得高大,而且还有很强的适应性,又具有坚强的性格,这说明白杨树不仅“外秀”,而且“内秀”。爸爸这样说,只是在赞美白杨吗?
小青青:不是。这是爸爸在表白自己的心,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决心。
蓝老师:很好!我们不仅理解了“高大挺秀”的含义,同时理解了课文内容。今天我们的学习方法叫做“联系上下文法”,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词语,也是我们读懂课文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