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
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即使……也……”造句。
情意: 学习贾岛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动人的故事清节,在头脑中再现贾岛苦苦吟咏的诗人形象,学习他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从内容上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第一课时 月 日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一、出示诗句,导入新课。 |
1、出示诗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说说诗句的意思。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写的吗? 出示 唐朝 贾岛 简介贾岛。 认读词语 和尚 斟酌 揭示课题。 |
指名读诗句,注意读准僧。 指名认读。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理解 斟酌:考虑实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适当。 齐读课题 |
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
二、初读指导。 |
1、听读课文 边读边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轻声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 默读,理解下列词语。 幽居 皎洁 吟哦 妥帖 冲撞 宽恕 莽撞 仪仗队 犹豫不决 簇拥 3、检查自学效果 |
自由轻声按要求读课文。 读准音读顺句子,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交流学会的词语。 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 朗读比赛 ; 思考讨论交流。 |
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三、学习生字。 |
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指导学生写好字。 2、检查其他生字掌握情况。 3、抄写词语。 |
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认真完成书写练习。 |
注意卷面整洁, 把生字写得整齐、漂亮。 |
第二课时 月 日
复习检查 |
1、抽读生字词。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推敲这个故事的?细读课文 |
朗读、思考。 讨论交流。 |
整体感知课文。 |
细读第2自然段。 |
1、出示图画,说说图意。 读课文,看哪句话是描写这幅图的。 2、指导朗读。 3、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
读读,想想; 讨论交流。 指导朗读。 |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作者和友人之间感情的深厚。 |
细读第3自然段。 |
1、图上画了谁,正在干什么? 2、贾岛骑着毛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3、指导朗读。 |
看图理解讨论。 指名读课文。 比较出示的句子。 |
引导学生体会贾岛认真专注的样子。 |
细读第4-6自然段。 |
1、分组学习,提出要求。 思考:当韩愈的仪仗队迎面而来的时候,行人怎么样?贾岛又怎么样?他怎么会这样? 2、指导朗读对话。 |
学生读思考;,读后讨论。 边读边画出贾岛与行人对韩愈“迎面而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举动。 指名读,评议,齐读。 讨论理解; 练习分角色朗读。 |
加深学生对贾岛创作态度极为认真的感悟。 |
自由读第7节。 |
1、自由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仔细读一读韩愈的话,理解其意。 为什么说敲更好呢? 贾岛听了,有什么反应? 3、什么叫推敲呢? |
1、自由读课文,说说韩愈对贾岛冲撞仪仗队的态度。 2、讨论交流:什么叫推敲呢? |
学习贾岛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达成目标 |
一、质疑课文、诵读全文 |
1、鼓励质疑。 2、把你印象最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3,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 |
逐段朗读,边读边想象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适当评点。 |
理清课文思路。 |
二、指导讲故事 |
按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提纲,要求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1)、深夜访友,以诗相赠。(发生) (2)、一字斟酌,难以定夺。(发展) (3)、冲撞仪仗,请求宽恕。(高潮) (4)、韩愈表态,贾岛赞同。(结局) 讲故事比赛: 评比办法: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有丰富的表情。 |
学生练讲: 各自练讲。 同桌练习。 分组练讲。 指名复讲故事。及时评议,强调要有顺序、有重点地讲。 |
进一步了解要培养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学习贾岛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 完成学习任务。 |
四、布置作业 |
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
|
|
教学反思 |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
板书设计:
11、推敲
以诗赠友(发生
反复斟酌(发展)
冲撞仪仗(高潮)
确定用敲(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