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能读懂“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做过的一件事。
3、能按“作业”的要求,写出自己做过的一件事。
教学重点:
叙述要有顺序,经过部分要有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部分尽量写具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指导读懂“例文”《美好的祝愿》和文后的“习作要点讨论”,在教师组织下积极参与讨论、评议,真正领会写好一件事情的要领。
2、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做过的一件事。
教学重点: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做过的一件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大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事,那么,我们应该怎校庆把这些事情清楚地记下来呢?
二、 自读例文,学习写法。
1、 自学例文,思考:
① 这篇“例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 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③ 哪一部分写得最具体?
2、 对照“习作要点讨论”,小结:
这篇“例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且经过部分写得比较具体。这样,全文就显得有头有尾,前后连贯,重点突出。
完成下列板书:
起因——经过——结果
内容具体
重点突出
三、 揭示要求,循序练习。
1、 开拓思路。
① 教师提示:你最近做过哪些事?在家里,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有没有学会什么本领?在学校里,有没有和同学一起玩、讨论问题?有没有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有没有为班级集体做事?有没有向老师请教问题?节假日里,有没有出去游玩?有没有遇到什么新鲜事?
② 相互交流。
要求学生有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自己所做的某一件事。
2、 指导口述。
① 列出说话提纲。(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② 指名口述。(要具体地说出一件完整的事)
③ 组织评议。
3、练习写稿。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求:
能按“作业”的要求,写出自己做过的一件事。
教学重点:
叙述要有顺序,经过部分要有重点。
教学过程:
一、 学生拟稿,教师巡视。
二、 选择某一、二学生的作文,指名交流。
三、 反复朗读,自行修改。
四、 按“例文”的书写格式,工整地誊写。
作 文 5
教学要求:
1、了解“例文”《我当了一回小老师》所写的主要事情,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其写作顺序。
2、能仿照“例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当小老师,帮助小朋友纠正不正确写字姿势的经过,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
叙述要有顺序,过程要写清楚。
教学难点:
经过部分尽量写具体。
教学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板书设计:
我当了一回小老师
先 看
做完了 讲
接着 练
再一次 讲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指导读懂“例文”《我当了一回小老师》和文后的“习作要点讨论”,在教师组织下积极参与讨论、评议,真正领会写好一件事情的要领。
2、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做小老师的经过。
教学重点: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当众讲述自己做小老师的经过。
作前准备:
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同学切实当一次小老师,去实地帮助小同学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以便取得真实感受,获得具体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次作文练习,复习写一件事的写作要点,导入新课。
二、“例文”示范。
自由朗读“例文”,思考:
① 这篇“例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 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③ 这篇“例文”重点是什么?
三、讨论明法。
1、读“习作要点讨论”,思考:“例文”是怎样有顺序地写出“我”当小老师的具体过程的?
2、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出当小老师的四个步骤:看、讲、练、再讲。
3、这四步是怎样连贯起来的?再读“例文”,请找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四、摹仿起步。
1、学生读“作业要求”。
2、昨天,我们每个同学都当了一回小老师,现在就请你们来
说说你是怎样当小老师,纠正个别同学不正确的写字姿势的?
第一步看 :你是怎么看的?发现了哪些不正确的姿势?
第二步讲:发现问题,你这位小老师就要去指导,纠正不正确
的写字姿势。你对他们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同学们听得认真吗?
第三步练:同学们听了你的指导,马上改正了不正确的写字姿势了吗?这时,你是怎样个别辅导的?
第四步再讲:最后,你对同学们说了什么?
3、口述练习:
各自练述;前后四人一组相互练述;指名口述。
五、小结,布置习作。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按照“作业”的要求,仿照“例文”《我当了一回小老师》的写法,把自己当小老师的经过写下来。
教学重点:
叙述要有顺序,过程要写清楚。
教学难点:
经过部分尽量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 书面练习,个别辅导。
二、 交流作文。
三、 认真修改,按“例文”的书写格式,工整地誊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