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4/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给文章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2. 能说出高尔基的儿子怎样爱自己的父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0’
1. 揭示课题。
2. 汇报资料。
关键围绕:高尔基,有那些著作等等
3. 开火车读课文。
4. 正音:
妻子、照顾、芳香、欣赏、瞧、休养、探望、盛开
5.记忆字形。
6.指导朗读长句。
二、理清段落 5’
1.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段写了些什么?
2. 学生自由分段。
3. 集体讨论。
(一)1—1 总起,写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二)2—5 写栽花赏花的事。
(三)6—9 写高尔基写信教子。
三、学习第二段 15’
1. 自读勾划,看看哪些地方体现儿子对高尔基的爱?
2. 学生自读勾画。
3. 集体讨论:
a. 不远万里赶来看高尔基。
b. 一来就忙着栽花。
4.指导朗读:
a. 春天到了,花园里是怎样的景象?朗读。
b. 傍晚,高尔基坐在花园里,有看到什么?朗读。
c. 此时的他是怎样的心情?再练习朗读。
5练习背诵。
四、课堂练习 5’
背诵1—5自然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说出心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
1. 上节课我们学了21课,谁来告诉我,高尔基与儿子的感情怎么样?
2. 哪里能看出儿子很爱父亲呢?
3.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
二、学习第三段 20’
1. 自读第三段,将含义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
2. 集体讨论:
第一句:为什么高尔基说是“岛上”?
“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第二句:这里的“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无论……那……”说明了什么?
第三句:这里的“给”是什么意思?“拿”呢?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3. 总结:
高尔基对儿子仅仅是父子之情吗?
三、课堂练习 10’
1. 背诵课文。
2. 书写生字。
板书:
1—1高尔基爱儿子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5种花赏花
“给”永远比“拿”愉快 6—9写信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