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雾淞
        ★★★★
【字体:
雾淞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        了解雾淞形成的原因及雾淞的奇异景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     说出雾凇是什么样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5

1.     简介:中国有四大奇观,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吉林雾凇。

2.     板书课题,问:雾凇的凇字为什么是两点水?

二、初读课文   15

1.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     检查字读效果。

3.     检查学生字音朗读情况,正音。

4.     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指导朗读长句。

5.     讨论:

雾凇的凇字为什么是两点水?

6.     学生质疑。

三、讲读课文第一段   10

1.     自读,思考:你明白了什么?

2.     讨论交流:

你明白了什么?

观察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相继进行朗读训练。

3.     指导背诵

4.     小结。

四、课堂练习   5

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说出雾淞形成的原因。

2.     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

1.     三九严寒时期,在松花江畔人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2.     这些雾凇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背诵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20

1.     自读思考: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     小组交流讨论。

3.     全班讨论:

先讨论明白了什么?

在讨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结合回答归纳雾淞形成过程:

“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抓住“渐渐的”、“慢慢的”“轻轻的”这3个叠词指导朗读。

抓住“最初——逐渐——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变化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5

1.     人们怎样赞叹雾凇的?

2.     怎样才能读出赞叹的语气?

3.     看图理解“千姿百态”、“穷枝玉树”

4.     指导背诵。

四、课堂练习   5

背诵课文二三两段。

 

板书:

                松花江畔  吉林雾凇

                              气温很低

29.雾凇        树挂           水汽过饱和

                                  水温较高

                   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搜 索
    相关资源
      没有相关资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