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 能用不同语气读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 齐读课题。
3. 谈谈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和疑问。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分析字形。
3. 指导读长句难句。
4. 开火车读课文,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几次看杏花?
2. 讨论分段。
3. 说说段落大意。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要求:划出竺可桢看到杏花开后的动作。
2.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3.指导朗读。
4. 学习2-5段。自读课文,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
5. 出示句子“是啊,杏花开了。”说着……那天开放的吗?”
体会关键词语作用。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话语气。
五、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能体会竺可桢对待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第一大段,谁来说说竺可桢被什么东西吸引住了?
2. 他之后做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 学习第六自然段。
2. 指名读课文,画出写春天景物特征的词语。
3. 交流讨论。
4. 指导朗读。
5. 学习7—14自然段
6. 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7. 指导分角色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8. 学习15自然段。
9. 出示语句“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的快步走到前院。”体会句子含义。
10. 理解“郑重”体会其中反映出的态度。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 自由朗读第三段。
2. 讨论:
竺可桢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课文中那里说明了这个意思?
3. 小结。
四、课堂作业
1. 分角色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