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
【字体: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4、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会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教学重点,难点:

5、理解井的清、甜、凉等特点。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会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6、学习抓住总起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板书课题:22、井(结合认读生字“井”)

3、导入新课:这是一口什么样的水井?它具有哪些特点和用途?这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弄清的问题。

二、           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体会井的清、甜、凉。

(1)     

A、你听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

(2)    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

(3)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出示:

后院  古老  水井  修成  清楚 磨出 一道道  印痕  记载 年龄 乘凉 井沿 

倒映  繁星  赞叹 竟然 一小筐  浸得  又酸又甜  一股  冰凉可口滋味

开掘 甜美  欢乐

a、开火车读

b、齐读

c、指名读

②指导读好长句子。

三、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1、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

2、 学生读,评论。

3、 指导分段(根据清、凉、甜四个特点)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我”家的菜园里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年代悠远)

第二段: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井水清、甜、凉的特点。每一个特点都用“井水很……很……”的句式作为总起句,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写水井常让我想到掘井人,想到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篇末回应开头,并通过反问和抒情,水到渠成地升华了主题,揭示了中心。

五、指导写字。

井:笔画较少,要注意笔画位置的安排。

龄:右边“令”下面的点不能少。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用适当的词语来填空

( )的水井  磨出( ) ( )的印痕  ( )井沿上  趴在( )

( )的星星  ( )的井水  ( )的赞叹声  ( )在井水里  ( )冰凉

( )的的滋味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井),让我们进入那能记事,又不能记事的朦胧年代,让我们再想想童年的乐趣。

3、听老师读课文,要求回答:

a、这口水井在哪里?

b、这口水井有哪些特点?

c、作者由水井想到了什么?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过程中来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           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讲析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提问:你觉得这一段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做记号,画出有关词语)

3)交流讨论:

功能:“在菜园里”既交代了水井的位置,又说明了水井开掘在这里除了供人饮用外,还能浇菜灌园。

古老有感情:“已经没有……只有……”说明了“井”的古老。“一道道”、“深深”说明了人们使用水井的次数多,时间久,体现出作者读古井的深厚感情。

A、一学生回答,如果正确就让其小组来读好这一段,表达同组同学对为组争光的同学的赞扬。

B、说的好的,也请他来读一读,用朗读来进一步说明你的意见。

C、男、女生读。

2、讲解第二段。

(1)    默读课文。思考:这口水井有哪些特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    指名读所画的句子,并板书“很清”、“很甜”、“很凉”等词语。

(3)    轻声朗读课文,注意画出的句子,看看你最愿意去感受井水的“很清”还是“很甜”或“很凉”。

(4)    说一说,你最喜欢感受井水的哪个特点。请你仔细研究那一段,看看为什么说井水有这个特点,这个特点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

(5)    交流讨论

井水很清:

a、作者是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现井水“很清”的特点的?

(作者通过写夏天的傍晚趴在井沿上数倒映在井水里的繁星的事情,突出了井水“很清”的特点)

b、作者是怎样来叙述这件事的呢?

(作者先交代时间在“夏天的傍晚”,再写自己总是“喜欢趴在井沿上”,“好奇”地“一颗一颗”地“数着”星星,并以“多远”、“多深”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

c、指导朗读、背诵第2自然段,注意体会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

d、小结学法,指导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抓住中心句,看课文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叙述井水特点的,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井水很甜:

a、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b、作者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井水“很甜”的特点的?

c、画出“我们、过路的人、八路军小战士”吃水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感情?(对井水的喜爱)

d、三个大组分别读三类人。

e、说一说,三类人吃水的句子,比一比哪一组能先背出来。

 

井水很凉:

出示:这一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作者通过(    )这件事情的具体叙述,突出了井水“很凉”的特点,并通过(   )、(    )、(     )等词语体现出作者对古井的深厚感情。

A、记得老师以前家里没冰箱的时候,总是将西瓜放在井里,要吃的时候捞上来,切开来,真是又甜又凉。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B、让我们来读好它,男、女比一比,并比背诵。

 

过渡:井水如此清、凉、甜,养育了几代人。站在井台上,喝着井水,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

1、让我们一起来把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下。

2、谁能回答刚才老师的问题。

3、讨论理解:“这口井是谁开掘的呢?他们用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多少甜美和欢乐啊!”

4、这些开掘井的人留下姓名了吗?他们的劳动指什么?“甜美和欢乐”指什么呢?

5、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引申开来。

三、小结

1、课文描述了水井的哪些特点?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水井的喜爱和对掘井人的敬佩之情)

3、通过本课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懂得了正是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代人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4、那么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井水特点的?

(按照总分的叙述方法,每个特点用“井水很……很……”的句式作为提携句,然后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说明)

四、拓展

你能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水井的喜爱呢。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