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16.七色花
        ★★★★
【字体:
16.七色花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16.七色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七色花》

  谁见过七色花?(没见过),那么,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七色花什么样?哪些地方与其它花不同?谁有七色花?这七色花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作用?……)

  过渡:刚才同学们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我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通过读解决。

二、自由读文,了解大意。

  请同学说一说,你读了一遍课文知道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回答。

  (课文主要讲珍妮意外地从老婆婆手里得到了一朵神奇的七色花,她利用七色花的花瓣实现了自己的种种愿望,并且用它帮助了一位有残疾的小男孩的事。)

三、快速默读,自学生字词。

  1.要求读准字音。

  “秩”:应读“zhì”,不要读成“chì”。

  “跛”:应读“bǒ”,不要读成“pǒ”。

  2.理解词义。

  陌生:生疏,不熟悉。

  合拢:合在一起。

  孤零零:形容孤单,无依无靠。

  眨眼功夫: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跛子:跛脚的人;瘸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四、引导探究性学习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读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地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把它用在可用之处,用在有意义之处,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有意的帮助……)

五、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一句话“飞吧,飞吧!我要……”出现的次数较多,但是每次出现情况都不相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根据每次出现的具体情况,联系上下文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情。前几次七色花满足了珍妮的愿望,她感到很开心,要用轻松的语气读。用最后一片最珍贵的花瓣为小男孩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多么快乐啊!在朗读时,先要读出小珍妮心情沉重,认真思考的语气,最后要表现出小珍妮帮助了别人后那种愉快的心情。

六、讨论

  1.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样用?

  2.我们周围有什么人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举出具体实例,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附:板书设计


扩展资料

童话的教学

——选自《知识大王》 

  儿童最喜欢新奇有趣的故事。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来的作品。童话的故事性强,象《白雪公主》、《灰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受到儿童欢迎的童话。

  童话和寓言一样,经常运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但童话最突出、最基本的特点是富于幻想,这也是它区别于寓言的一个界限。童话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故事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并常用反复叙述的方法。

  童话的种类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按描写对象可分为写日常生活的、写动物的、写神怪的;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剧和童话诗。

  童话的教学和记叙文相同。童话所以为儿童喜爱,能起很好的教育作用,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儿童的心理。从这点出发,教学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把童话作为真正的日常生活故事来讲读分析。

  幻想是童话的翅膀,这种幻想不仅表现在整个奇异优美的故事里,而且表现在童话人物的语言、行动上。教学的时候,为了使儿童能从幻想的境界中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让学生感到这是真实的故事,从中领会出童话的基本思想。例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如果学生认为它是虚构的,是假的,而不去理解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那么,学生就不能受到什么思想教育。虚构只不过是童话的外在的形式,比如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出现四次幻想,是虚构,但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这一悲惨结局,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的写照,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童话中的主人公往往会是动植物,是无生物,但绝不能因为童话采用拟人化的方法,赋予动植物或无生物以人的语言动作及人的性格感情,就认为童话是虚构的,而忽视了童话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的深刻内容与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童话当成真实的内容来分析,以便使学生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了解幻想中的事物是不能违背现实生活中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关系的。

(二)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

  童话虽然不是诗,但它的意境和语言都像诗一样美,一篇好的童话,具有饱满的情绪和深刻的思想,它色彩鲜明,音律和谐,充分显示了语言的魅力。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想象。

  孩子们是好奇的,他们富于想象,希望能到天上,到海底去漫游。在童话里,有许多奇异的情节,有一种自由的、积极的力量来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因此儿童从童话里能寻找到欢乐。他们喜欢读童话,听了都能记住。童话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方面,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例如《彩霞姑娘》,她受尽了地主婆的剥削和欺凌,最后在小鱼和小马的帮助下,烧掉地主婆的房子,乘着美丽的金凤凰飞到天上去了。从此,北山常常出现一片彩霞。这个故事是那样的神奇变幻,然而却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通过词语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到彩霞姑娘的形象是那样的善良,那样的美,而地主婆却是又黑又胖,又凶又狠。从而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和丑、善与恶。不仅写人的童话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一些科学童话也要注意这一点。例如《动物过冬》,它通过小蚂蚁在冬天到来之前的所见所闻,告诉我们天上的鸟儿是怎样过冬的,青蛙是怎样冬眠的,小蚂蚁又是怎样准备过冬的粮食。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某些动物的生活情况,还可以使他们懂得劳动的意义。总之,童话有鼓励儿童追求美好理想和探索自然奥秘的积极作用。教学童话一定要抓住童话里那些新奇的幻想,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随着童话中的角色纵情奔驰。让他们在辽阔的神奇世界里,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强烈的求知欲。

  (三)要重视朗读和复述。

  童话的语言浅近、生动、简练、质朴。童话中简洁、流畅的语句,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是有它的积极作用的。例如《小马过河》,许多幼儿园里的孩子就能讲述这个故事。这是因为故事里的小马和妈妈的对话,小马和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都非常符合儿童的生活用语。例如小松鼠对小马说:“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这是孩子们相互说话的语气。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童话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反复几次,人物的活动非常明确而有次序。如《小猫钓鱼》,类似的情节反复三次,相同的词语多次出现,这些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内容和语言。此外,童话中的对话比较多,又能表现出不同形象的特点,有利于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如《小马过河》共有九句问话,其中有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如果孩子们能把这些问句的语气表达出来。他们的语言能力就能得到提高。因此,童话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从朗读和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这是学生所喜欢的活动,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的童话的语言很有节奏,富于音乐性,经过反复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背下来。

探究活动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吗?是不是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在心中蠕动、萌发,快拿起笔把你的心声写下来。

  1.我想对小女孩说……
  2.他跑呀,跑呀,珍妮怎么也赶不上!……(续写)
  3.我也要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为:“×××”
  4.读后感。
  5.……



习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扑(    )        牌(    )       辫(    )       孤(    )

  仆(    )        脾(    )       瓣(    )       狐(    )

  维(    )        慕(    )       艇(    )       跛(    )

  堆(    )        幕(    )       挺(    )       坡(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                浪费 ——(    )

  合拢 ——(    )                喜欢 ——(    )

四、在(   )里填上意思相反的字,使其组成成语。

  飞(   )飞(   )       七(   )八(   )          谈(   )论(   )

  冰(   )雪(   )      (   )惊(   )怪          (   )奔(   )跑

  走(   )闯(   )       说(   )论(   )          有(   )无(   )

  (   )嘲(   )讽        街(   )巷(   )          弃(   )投(   )

五、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画“√”。

  1.陌生:①熟悉,认识  ②不相识,不熟悉  ③田间记方向的小路

  2.可怜:①怜悯(mǐn  ②不值一提  ③可爱

  3.心爱:①思想活动  ②当中的部分  ③衷心喜爱

  4.打碎:①撞击  ②器皿、蛋类等撞碎或摔破  ③自,从

  5.探险:①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  ②向前伸  ③侦察,打听

  6.秩序:①常态,态度  ②整齐而有条理的状况  ③十年为一秩

六、选词填空。

    维持      维护

  1.站岗的警察吹着口哨,叫大家来(    )秩序。

  2.为了(    )集体的利益,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健康       健壮

  3.每个人都要有一个(    )的身体。

  4.这个孩子的身体很(    )。

    扑   蹿     

  5.七只大白熊从冰块后边(    )出来,向珍妮(    )过去。

  6.玩具从四面八方(    )过来,会说话的娃娃(    )得要命。

七、照样子,给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被我看完了。

  1.珍妮把七色花插进心爱的花瓶里。

  2.珍妮小心翼翼地把最后一片花瓣撕下来。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兔伯尼

  有只小兔,名字叫伯尼,长得又聪明又可爱,狠心的狼一心想害死它。

  狼让狐狸来帮忙,说:“你去把小兔骗来。”

  狐狸找到小兔,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狼死啦,它再也不会害你了。”

  小兔不相信,就走到狼那里,从窗口望去,只见狼躺在床上,眼睛和嘴巴紧闭着,真像死了一样。

  小兔想了想,故意把头伸进窗口,自言自语地说:“狐狸说狼死了,我看它没有死,死狼的嘴巴总是张着的。”狼听见了,马上把嘴张开来。

  小兔知道狼在装死,就大声喊道:“牛伯伯,马叔叔,山羊哥哥,松鼠姐姐,大家快来呀!狼死了,我们把它扔到河里去!”狼一听,吓得赶快爬起来,飞也似地逃走了。

  1.选择正确的答案,在(   )里面画上“√”。

  1)这个故事主要说:

  狼十分凶狠。(   

  狐狸会骗人。(   

  小兔很聪明。(   

  2)狼吓得逃了,是因为害怕:

  小兔。(   

  马叔叔。(   

  大伙。(   

  2.把狐狸怎样骗小兔,狼怎样装死、小兔是怎样知道狼在装死的有关句子,分别用“—”、“=”、“﹏”画出来。

答案:

一、陌生 合拢  羡慕  冰天雪地  打碎  孤零零  迷路  小心翼翼

二、扑(扑打) 牌(招牌) 辫(小辫) 孤(孤独)

  仆(仆人) 脾(脾气) 瓣(花瓣) 狐(狐狸)

  维(维持) 慕(羡慕) 艇(舰艇) 跛(跛子)

  堆(堆积) 幕(开幕) 挺(挺立) 坡(山坡)

三、陌生——熟悉    浪费——节俭

  合拢——分开    喜欢——讨厌

四、飞(来)飞(去)   七(上)八(下)   谈(古)论(今)

  冰(天)雪(地)  (大)惊(小)怪   (东)奔(西)跑

  走(南)闯(北)   说(长)论(短)   有(始)无(终)

  (冷)嘲(热)讽    街(头)巷(尾)   弃(暗)投(明)

五、1.陌生:②不相识,不熟悉。2.可怜:①怜悯(mǐn)。3.心爱:③衷心喜爱。4.打碎:②器皿、蛋类等撞碎或摔破。5.探险:①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考察。6.秩序:②整齐而有条理的状况。

六、1、维持  2、维护  3、健康  4、健壮  5、蹿    6、拥 

七、1.七色花被珍妮插进心爱的花瓶里。2.最后一片花瓣被珍妮小心翼翼地撕下来。

八、1、(1)小兔很聪明。(2)大伙。2狐狸骗小兔:狐狸找到小兔,一本正经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狼死啦,它再也不会害你了。”狼装死:小兔不相信,就走到狼那里,从窗口望去,只见狼躺在床上,眼睛和嘴巴紧闭着,真像死了一样。小兔知道狼在装死:小兔想了想,故意把头伸进窗口,自言自语地说:“狐狸说狼死了,我看它没有死,死狼的嘴巴总是张着的。”狼听见了,马上把嘴张开来。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