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蒲公英
        ★★★★
【字体:
蒲公英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嘱咐”造句。
教学准备:
图片、头饰(蒲公英、沙漠、湖泊、泥土)、字词卡片、CAI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谜语:“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谜底:蒲公英)板书课题:8 蒲公英(读课题,读准“蒲”)2、出示蒲公英挂图,师:谁向我们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3、学生谈谈自己对蒲公英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检查读音
嘱咐 迷惑 湖泊 记住 富翁 竞相开放
降落伞 茁壮成长 黑黝黝 波光粼粼
(2)指导读同长句子
出示长句子(第一节第二句,第四节第三个分句)指名读,相机指导
(3)指名分小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教师(或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三、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小降落伞”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要去干什么?
3、集体讨论,CAI:蒲公英花瓣落了,长出绒球,小“降落伞“随风飘荡的情景。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识记字形,练习书写。
1、CAI:出示本课一类字,学生认读。
2、提出:托、绒、降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3、观察字形特点,弄清“绒、降”的笔顺。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5、自学生字:记、表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1、师(富有感情地描述第一段内容,CAI配合):上节课,我们和那开放在田间、山坡的蒲公英交上了朋友,了解了许多有关它们的知识。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渐渐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瞧,小蒲公英种子离开妈妈的怀抱出发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和它们一块儿作一次旅行吗?——那咱们快快随着这些小降落伞一起飞起来吧!(音乐起,师生简单律动)
2、师:自由飞翔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孩子们,你们想飞到哪去?
3、学生自由表述。(教师相机评点)
二、精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师:太阳公公也有几句话要嘱咐蒲公英种子,他说了些什么呢?(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中理解太阳公公的话。
(1)学生读出太阳公公的话。相机提问:太阳公公,你这样嘱咐蒲公英种子,对它们可真关心呀!你提醒它们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呢?(板书:沙漠 湖泊 泥土)
(2)师:谁还想像太阳公公那样嘱咐蒲公英种子?
(3)再指名读,教师以评促读。扣住“亲切地嘱咐”、“别……也不要……只有……才”引导问题:
生活中,有谁嘱咐过你什么事吗?(理解并使用“嘱咐”一词)

(二)第三自然段
1、师:对于太阳公公的话,小降落伞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你们到它们中去了解一下吧!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3、引导自主交流,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用喜欢的方式呈现。教师巡视、倾听。
(2)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①大部分种子听太阳公公的话(练读“小降落伞大声答道—到泥土中去生长!”)
②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引导学生揣摩它俩的想法)
A、一颗想去金光闪闪的地方。
a.出示重点句: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
b.“这黑黝黝的泥巴有什么意思!”
(教师与学生对话,“你怎么这样想呢?”指导用轻视的语气读。
那你认为哪儿有意思?(沙漠)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读二、三两句话。)
B、另一颗想到波光粼粼的湖里去。
出示: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指名读,引导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波光粼粼”。指名说说另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里去?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
4、进一步移情导读
(1)(师:太阳公公眼看着这两颗种子将有生命危险,它有多着急呀!这时,它会怎样劝告那两颗想落到沙漠里、湖泊里的小种子呢?)学生再以太阳公公的口吻劝它们。
(2)(师:那两颗种子听得进大伙的劝告吗?)学生再次读两颗种子的话。

5、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第四自然段
1、师:读到这里,你们最关心什么?(学生自主提出想知道的问题。)
2、默读第四段找答案。
3、集体交流。
(1)对于太阳公公的提醒,种子们的说法和做法不相同,结果也不一样。
(2)指导对比读出可怜悲惨与幸福快乐不同的感受。(齐读)
①让我们想一想,当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时,会想些什么?(学生畅谈)追问:看来你们十分的后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该被表面现象迷惑。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又会怎么做呢?
②播放CAI(种子茁壮成长、竞相开放的情景)师: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呀!(指读、再齐读)
(3)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谈)

4、教师小结:是啊,大部分种子听从了长者的正确指导,茁壮而快乐的成长着;而两颗种子却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要全面地了解事物。

三、回归整体,练习复述
1、学生自由准备,找好朋友复述。
2、指名复述,评议。(注意词语积累)

四、指导写字(奖励复述出色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写字。)
1、CAI出示生字:嘱、咐、惑、富,学生认读。
2、交流记字方法。
3、描红体会字形结构,找出关键笔画,互相提醒。
4、教师范写学生不易写好的字,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附修改稿:

这是我听课后的一点修改,加入了少许个人意见,那是在班上教学实践中得来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情境导入
1、师(富有感情地描述第一段内容,CAI配合):上节课,我们和那开放在田间、山坡的蒲公英交上了朋友,了解了许多有关它们的知识。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渐渐落了,花托上长出了洁白的绒球 。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就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瞧,小蒲公英种子离开***怀抱出发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和它们一块儿作一次旅行吗?——那咱们快快随着这些小降落伞一起飞起来吧!(音乐起,师生简单律动)
2、师:自由飞翔的感觉真是太美妙了!孩子们,你们想飞到哪去?
3、学生自由表述。(教师相机评点)
二、精读课文
(一)第二自然段
1、师:太阳公公也有几句话要嘱咐蒲公英种子,你的爸爸妈妈嘱咐过你们没有?想想当时的情景,试着把自己当成太阳公公读读这几句话。
2、学生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读中理解太阳公公的话。
师给孩子戴上太阳公公的头饰,让他看着屏幕读。相继评点。
(1)学生读出太阳公公的话。相机提问:太阳公公,你这样嘱咐蒲公英种子,对它们可真关心呀!你提醒它们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呢?(板书:沙漠 湖泊 泥土)
(2)师:谁还想像太阳公公那样嘱咐蒲公英种子?
(3)再指名读,教师以评促读。
(二)第三自然段
1、师:对于太阳公公的话,小降落伞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请你们到它们中去了解一下吧!
2、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①大部分种子听太阳公公的话(练读“小降落伞大声答道—到泥土中去生长!”)
②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引导学生揣摩它俩的想法)
A、一颗想去金光闪闪的地方。
a.出示重点句: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课件展示沙漠的金光闪闪。
b.“这黑黝黝的泥巴有什么意思!”
(教师与学生对话,“你怎么这样想呢?”指导用轻视的语气读。
那你认为哪儿有意思?(沙漠) 指导用肯定的语气,兴奋的感情读二、三两句话。)
B、另一颗想到波光粼粼的湖里去。
出示: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课件展示:湖泊的银花朵朵,体会波光粼粼。
指名说说另一颗种子为什么要落到湖里去?指导用得意的语气读。
4、进一步移情导读
(1)到了第二年的春天,这两颗小种子怎么啦?师述:沙漠适合仙人掌的生活,湖泊中的水草一样快乐,可为什么小蒲公英就不能生活呢?(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又会怎么做呢?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当落到沙漠里和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畅谈)引用沙士比亚的“不是所有表面闪光的东西都是金子。”

②播放CAI(种子茁壮成长、竞相开放的情景)师:多么幸福,多么美好呀!(指读、再齐读)


4、教师小结:是啊,大部分种子听从了长者的正确指导,茁壮而快乐的成长着;而两颗种子却为自己错误的选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得到了一个教训:不能被事物美丽的外表所迷惑,要全面地了解事物,找到适合自己的。

三、回归整体,表演复述
1、学生小组自由准备。
2、请小组上台展示(注意词语积累)

四、指导写字(奖励复述出色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写字。)
1、CAI出示生字:嘱、咐、惑、富,学生认读。
2、交流记字方法。
3、描红体会字形结构,找出关键笔画,互相提醒。
4、教师范写学生不易写好的字,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课后小记:
先听了王桢的课后,我上了《蒲公英》这课。因为我没有课件,所以自己也将她的设计进行了修改,主要以师述染情,和联系生活实际激情的办法弥补没有课件的不足。并且针对我们学生的情况加入了新的东西。和听课中一样,学生也提出“为什么有水,在湖泊中蒲公英也不能活呢?”有的学生抢着说了:“水太多也不行!”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问了下一个问题:那我很奇怪,沙漠中仙人掌可以生存,湖泊中水草可以生存,为什么蒲公英就不行了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小组商量后,说:“那是因为他们生活习性不同。”“对,世界上有很多好的东西,但它不一定就适合于你,要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沙漠、湖泊并不是不美好的事物,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否定其他两个小蒲公英的选择,要因势利导,引发思索。

写于《蒲公英》后
学生在课堂上,对蒲公英要去的地点说个不停,所以我当堂就布置了回家的一个小练笔“如果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第二天,收上来的片断中,精彩丛生。“我要飞到亚玛逊森林去,看看原始大森林的面貌……”“我要飞到云房子上,听听鸟儿唱歌……”“我想飞到西湖,看看湖光山色……”“我想飞到长城脚下,点缀万里长城……”“我想飞到东京塔,看看晚上的风景……”太多,太多,我数不胜数。孩子有时候就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只要有肥沃的泥土,他们就会茁壮成长。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