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猴子下山
        ★★★★
【字体:
小猴子下山
作者:姚乐仪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教养: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9个词,会认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子下山后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

         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

教育:有始有终、不要贪心忘旧。

发展:培养观察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量词词组及“又……又……”的积累掌握。

 

教学准备:录音带、实物、贴图、投影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为你们找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小猴

子图片)你们喜欢小猴子吗?谁能说一下小猴子有什么讨人喜欢的地方

小猴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可小猴子也干过不少蠢事,不信?我们一

起来看看这个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猴子下山后到过什么地方?它来到这些地方后发生了什么事呢?

 

3、开火车读生字及要认识的字。(分清kh的读音)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  提问:小猴子下山后先来到什么地方?(用圆圈在课本画出来)

2)它看见了什么?玉米结得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心情怎样?

   (贴玉米图,板书:又大又多    扛)

 

3)让学生当小猴子演“掰、扛”的动作。(出示实物)

 

4)齐读该段

 

5)归纳小结(边指图边引导):先写小猴子走到什么地方?再写它看见什么?最后写它怎么做?

 

2、学习第二段

1)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什么地方呢?

 

2)它看见了什么?(出示桃子图)桃子长得怎样?它是怎样做的?

   (板书:又大又红    摘)

 

3)结合插图体会小猴子的表情、动作

 

4)齐读该段,请学生演一演

 

3、学习三、四段

    过渡:小猴子先到玉米地,再到桃树下,看见玉米掰了一个扛着走,见到

桃子扔着玉米就去摘,后来它又走到哪里呢?看见什么并且怎样做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1)小猴子摘了桃子后,它怎样做呢?又走到什么地方?

 

2)请学生做“捧”的动作

 

3)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       贴西瓜图,板书:又大又圆   

                                贴兔子图,板书:蹦蹦跳跳  可爱   

 

4、学习第五段

1)小猴子扔下西瓜去追小兔儿,追得上吗?结果怎样?

 

2)“只好”是什么意思?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它的样子是怎样的?

 

3)为什么小猴子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四、总结全文

小猴子每见到一件新的东西都会怎样对旧的东西呢?结果怎样?这个故事

告诉了我们什么?

齐读课文,配合动作(请学生演)

 

 

附板书

                        13  小猴子下山

                  玉米图  又大又多   

      猴子图      桃子图  又大又红   

                  西瓜图  又大又圆   

                  兔子图  蹦蹦跳跳、可爱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