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学习小摄影师尊敬、爱戴革命前辈的优秀品德。
2.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关怀爱护少年儿童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突然”一词说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突然”一词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在学习本课生字、词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沿用前两课学过的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以此进行巩固练习,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学习本课生字,教师可继续指导学生借助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自学生字、词,其步骤是:一读;二画;三查;四选;五按要求填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检查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先回忆自学生字的方法步骤,然后口头回答,借以强化要求。
2.让学生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完成一系列练习,如: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及根据词义选择适当的字义等等,因此占用时间较长,约为15~20分钟。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开展自学。
(二)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纠正重点字的读音。如:
另外:“社”、“者”是翘舌音,“杂”是平舌音,在读的过程中应注意提示和纠正。
2.指名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如:“摄、贴、吩咐、胶、秘、社”为左右结构;
“基、突、卷、杂”为上下结构;
“侧”为左中右结构;
“者”为半包围结构。
3.识记字形。
可采用区别形近同音字的方法识记字形。
比如:“贴”和“沾”、“吩”和“份”、“杂”和“朵”等。
可作补充练习,加以巩固复习。如:
4.指导书写。
“卷”下面的第七笔是“”,不是“”。
“突”上面的部首是“”。
“杂”的上半部是“九”不要写成“几”,下半部是“木”,不要少钩,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三)理解词义。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记者”、“杂志社”、“胶卷”、“秘书”等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摆弄:本意含有支配、调整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指小男孩调整相机,为正式拍照作准备或指小男孩为高尔基调整坐姿。
吩咐:原指口头指派或命令。课文中指小男孩对高尔基提出要求。
停当:本意为齐备、完毕。课文中指小男孩把为高尔基拍照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做好了。
突然:忽然事先没有料到的,在一眨眼的时间内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课文中当一切准备停当就要拍照了,小男孩忽然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一点儿也没想到要发生什么事情。
(四)用“突然”说一句话。
在训练学生用“突然”一词说话时,可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1.理解词义。
“突然”是指事先没料到的,一下子发生了。
2.找出例句。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原句。
(1)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
(2)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3.分析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