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文目标: 1、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点的阅读方法。 2、学会本课生字4个,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不管……都……”、“既……也……”造句。 3、能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详细复述课文。 4、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临危不惧的革命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任务特点的阅读方法。 三、教学难点:保持严肃认真,爱憎分明的感情语调。 四、教学时间:3课时。 五、板书设计: 8、私塾先生 人物 陈毅 鬼子 潜入 包围 起劲 说 擦 查 杀气腾腾 泰然 问 怪声怪气 神态自若 不断查看 连说带笑 听得入神 离开 走了 六、课后小结。 |
教时 |
第一教时 |
课业内容 |
8、私塾先生 |
班级 |
|
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抓住人物言行;根据任务特点。 |
教学过程 |
|
设计意图 |
备注 |
环节 |
过程 |
一、 审题激励 |
1、出示课题。 2、请学生谈谈对“私塾”和“私塾先生”的理解。 3、从题目看,你有哪些发现?为什么加引号呢? |
在理解课题时抓住”引号设疑激趣。 |
|
二、 初读感知 |
1、读通课文或选听课文录音。 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3、“私塾先生”为什么加引号? 4、交流反馈后检查字词情况。 (1)学会4个生字:塾、吉、渗、扯。 (2)弄清四个带“*”字的意思: *潜入、*泰然、杀气*腾腾、神态自*若。 |
通过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本课绳子较少,顺势解决。 |
三、 细读感悟 |
1、找出描写“私塾先生”言行的句子,读读想想: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2、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发表看法。 3、抓住三个重点句: (1)“写字心要静,不管有什么情况都不要紧张,不然是写不出好字的。” (2)“共产党的没有!”仲先生泰然地回答。 (3)仲先生说到这儿,哈哈地笑了。 4、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
细读这环节紧紧抓住“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进行,使单元重点能确保有效落实。
|
四、作业 |
作业本(1)、(2)。 |
| |
|
教时 |
第二教时 |
课业内容 |
8、私塾先生 |
班级 |
|
目标 |
1、继续抓住人物言行,概括人物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不管……都……”、“既……也……”造句。 |
教学过程 |
|
设计意图 |
备注 |
环节 |
过程 |
一、进一步 细读感悟。 |
1、找出描写鬼子的言行,想想:“私塾先生”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 2、学生读仪。 3、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重点词。 4、对照着读读体会血雨腥风的年代残酷的斗争和陈毅智高胆大的形象。 5、想象当时的环境,有感情地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6、教师补充介绍关于陈毅的人物的简介。 |
从当时的处境险峻,从而进一步感受陈毅智高胆大的高大形象。 |
|
二、 朗读体会。 |
1、四人小组,练读,也可分角色读,表演读。 2、指名读。重点读好陈毅的言行的句子。 3、读的面宜广。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人物特点。 |
三、 造句训练。 |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不管……都……”、“既……也……”所连接的分句间的关系。 2、口头说句。 3、书面作业,作业本(3) |
落实能力目标 |
四、课外作业 |
收集关于陈毅同志的革命事迹或小故事。 |
课堂教学外的有益补充。 | |
|
教时 |
第三教时 |
课业内容 |
8、私塾先生 |
班级 |
|
目标 |
1、理清课文层次。 2、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详细复述课文。 3、感受革命家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
教学过程 |
|
设计意图 |
备注 |
环节 |
过程 |
(一) 理清层次 |
1、细读思考: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了那些材料?重点是什么? 2、在充分读议的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 3、明确课文层次。 |
与第一单元的单元重点相照应。 |
|
(二) 复述课文 |
1、出示板书中的词语,明确复述要求。 2、学生自由试述。 3、自告奋勇上台复述,鼓励用自己的话讲。 4、评议。 5、找个小伙伴讲给他听。 |
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讲,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三) 交流资料 |
1、请收集到革命故事的同学上台演讲。 2、表扬课外阅读量大的同学。 |
既加深对革命精神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
(四) 作业 |
1、听写词语。 2、将书中或听来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
延伸到课外 |
课后附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