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觉得”造句。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3 .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看待他人。
☆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特点。
2.领悟文章阐明的道理。
☆ 教学准备
1.风和太阳的图片与头饰。
2.课文朗读录音和挂图、生字词的卡片。
☆ 设计思路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于这个故事生动有趣,人物对话个性鲜明,是一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因此要将“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提示课题以后,让学生听录音故事,初步感受故事讲述的大致内容。再通过学生带着兴趣与问题开展的自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初读,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指导学生开展精读时,可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抓住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不同方式和结果读一读,再相互交流自己意见,而后落脚在分角色表演朗读上,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气和表情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感受人物的鲜明形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练说第二比赛后,风听了太阳的话,会说些什么,帮助学生领悟文章含义。
由于故事本身的特点,可以将教学延伸至课外,动员学生将学到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好朋友听,促使他们通过语文实践,将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文能力。另外,人自身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文化积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时机,培养阅读的兴趣,《伊索寓言》就是上好的选择。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设计理念 |
一、人物介绍,导入故事 ⒈贴出风和太阳的图片,请学生板书他们的名字。(写在图片附近。) ⒉谁能说一说:他们两个有什么本领? ⒊他们俩究竟谁的本领大呢?我们先来听个故事:谁的本领大。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故事,了解慨况 ⒈听录音故事:谁的本领大,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从故事中了解的信息。 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⒊ 同桌或小组合作读读课文,相互检查,并相互纠错。 ⒋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⒌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填空: 课文讲了风和太阳比本领的事。他们一共比了________次,比赛结果是______。 (比赛结果答案不要求统一。) ⒍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他们的第二次比赛呢?(学生自读后交流。)
三、观看第一次比赛 ⒈指名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风和太阳为什么要比本领? ⒉找出文中的句子(“风和太阳碰到了一起,都说自己的本领大。”)作答,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风和太阳的自以为是。 ⒊引导太阳出题的句子,并相机贴出这句话。 ⒋风和太阳要参加比赛,他们当时是什么想法呢?(学生借助文中风和太阳的话,说说两人当时的想法,老师要指导学生读好风说的“那还不容易”和太阳说的“看我的吧。” ⒌引读风和太阳的做法,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风和太阳谁的本领大? ⒍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⑴老师和两名学生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示范。 ⑵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三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⑶请两至三组学生戴上头饰上台表演,师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⒎说话练习:比赛看到这儿,我觉得太阳____,觉得风_______。
四、自主识字,发展能力。 ⒈出示生字,并认读组词。 ⒉学生在书上描红,边描边记。 ⒊提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写法。 ⒋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 |
风和太阳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抓住故事的两位主角,听一个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是非常惬意的事。学生的兴趣自然浓厚。 |
扎实有效的初读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合作精神,则是提高初读效果的前提。 |
基于学生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了阅读的乐趣。.从而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而说话练习,又将“觉得”一词的使用落到了实处。 |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自身体验中,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 |
第二课时 |
设计理念 |
一、复述故事,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观看了风和太阳的第一次比赛,谁能把他们第一次比赛的情况简单地说一说呢?(学生练习复述。)
二、观看第二次比赛 ⒈太阳赢得了第一次比赛,他的心情怎样呢?(学生轻读第二次比赛经过。) ⒉交流各自的感受,并指导读出他得意的语气。 ⒊引导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 ⑴.风和太阳决定进行第二次比赛,这回他们比的是谁能让船走得快。(贴出第二次比赛的内容。)这时,如果你是太阳或者是风,你会怎么想呢?(交流各自的想法,并指导学生读好太阳的话。) ⑵.自由读课文的第六和第七自然段,想想太阳和风比赛时,船夫有什么不同表现?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呢? ⑶.交流船夫的不同表现,体会船夫的不同心情,并指导朗读。 ①.在“可是,太阳光越强,船夫越是热得难受,他哪儿再有力气摇船呢”这一句的朗读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回忆:很热的夏天,太阳非常强烈,如果要你做事,你会怎样呢?从而感受船夫的难受和无精打采,并读出这种感觉。 ②.要体验起风时船夫的快乐,必须先给学生介绍古时候行船要靠风力的常识,然后引导他们读出船夫的高兴及行船之快。 ⑷.这次比赛结果完全出乎太阳的意料,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时,要读出太阳的惊讶。 ⑸.想象练说:风听了太阳的话,会说些什么呢? ⒋分角色朗读第二次比赛的经过。
三、分角色表演,再现故事 1.《谁的本领大》是一个非常生动的童话故事,讲述了风和太阳两次比本领的事。我们观看了他们的两次比赛,对故事中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是能亲自来演一演,那就更有意思了。 2.五人一组,分别演风、太阳、小孩、船夫,另外一个读旁白。各组自由组合排练,教师参加到其中一组。 3.请一到两个组上台表演,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4.看了表演,我们再次回到课文的题目上,此时你觉得风和太阳谁的本领大呢?(自由发表评论,并用上句式:我觉得____________。
四、检查指导,巩固识字 ⒈认读剩下的几个生字,并组词。 ⒉说说自己有什么办法记住它们,并把需要注意的地方告诉大家。 ⒊教师范读“受”“推”,学生书空。 ⒋学生描红后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延伸,自主阅读 1.教师出示《伊索寓言》一书,并进行介绍:相传希腊有个寓言家名叫伊索,曾经写了一部寓言集,名字就叫《伊索寓言》。这部书里收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谁的本领大》就是由其中一篇改编的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中的一个小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3.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阅读《伊索寓言》,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读给老师、同学或家人听。 | |
这一练习,既有助于学生唤起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很快地进入课文的描述的情境,又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生就能置身其中,内心有更真切的体验。 |
联系自己的真切体验,并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开展朗读,他们对船夫当时的感觉才更真切。 |
课堂需要从封闭走向开放,还要能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通过古代行船知识方面的介绍,学生对船夫当时的做法与表现就完全理解。 |
分角色表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同时又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将内化的语言积极地倾吐,有趣又有效。 |
识字能力培养也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学生自主识记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就能使识字活动更有效。 |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走进《伊索寓言》这部不朽的名著,就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智慧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