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数、院、颗、闪、之、距、组、名、勺、斗、睡、楚”这12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是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从小爱好学习,喜欢研究。启发学生学习张衡肯于钻研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在学习生字词时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从小就爱科学,刻苦钻研科学的精神。
(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弄清张衡是怎样研究星星的。
(二)难点:理解爷爷话中的有关天文知识。
(三)解决方法: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难点。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纠正字音,学习理解前两段。
2.第二课时理解二至五段的内容。
3.第三课时分析生字,认清字形,处理课后习题。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张衡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认真钻研的精神,长大以后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在晴朗的夜空里有无数颗闪闪发亮的星星,把天空点缀得非常美丽。就在美丽的夜空下,有一个孩子正在一颗一颗地数星星。这个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数星星呢?我们今天就学习第13课《数星星的孩子》。
(二)指导自学 读熟生字词。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两遍,读通顺。
2.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再把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勾画出来,读几遍。
3.数一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然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把读不懂的词或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在上面打个“?”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指名好、中、差学生读)
2.出示写有生字的卡片①带拼音读生字②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3.出示写有下面词语的卡片,同时解释带点的词语。
zh5nzh& |
|
b@ |
|
|
|
|
|
珍 珠 |
数星星 |
碧玉盘 |
晚上 |
靠着 |
院子 |
两颗 |
之间 |
j)l0 |
|
|
h6ng |
|
|
|
|
距离 |
一组 |
名字 |
张衡 |
汉朝 |
刻苦钻研 |
天文 |
|
(四)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内容。
2.指名读课后思考题,先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段写了奶奶,哪些段写了爷爷,然后边读边思考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
(五)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
(1)理解第一句
为什么说:“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指的是什么?(投影出示“星空图”,让学生来理解这句话,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空有无数颗星星。)
幻灯出示句子:
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满天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①比较两句话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
②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哪个句子读起来更美,说一说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
就在美丽的星空下,有一个小孩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第二句,想想这句讲什么?
(2)理解第二句。
幻灯出示“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①“一颗、两颗”是说什么呢?(星星)与“棵”比较,理解“颗”是用来表示颗粒样东西的数量的。
②这个孩子是在干什么?他干得怎么样?(引导学生看插图,观察张衡认真数星星的样于,然后回答这个问题,即这个孩子在数星星,数得非常认真)
③指名读第二句,说一说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数得认真。(“一颗、两颗”说明他数得特别仔细,准确,“数到第几百颗”,说明数得很耐心。)
2.小结。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这段讲什么。
(2)投影出示句子:“一个孩子在院子里认真地数星星,”让学生读一读。
(告诉学生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是渗透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指导读这一段。
“珍球”“碧玉盘”要读得亲切,可爱。
“一颗、两颗”中间的顿要停顿稍长一些,读出孩子数星星的认真劲;“几百颗”要读重一些,突出孩子数星星的耐心。
(六)指导识字、写字。
1.读下面的词,体会带点字词的意思。
2.把下面的字分为几部分,写下来,然后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名称。例:院 数____ 闪____ 距____ 颗____
3.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并指导重点难点字的掌握。
数:左上部的“米”最后一笔变成“点”,左下部“女”不要写得太大。
颗:偏旁是页字旁,左半部的“果”的最后一笔写成“点”
楚:上边是“林”,下边是“ ”。“
”的第一笔是横钩。4.看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着写两遍。(教师巡回指导)5.请写得好的同学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6.根据同学之间的提示再写两遍。
(七)小结(略)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
(二)复习上节课时的内容。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说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奶奶说了几句话,每句是什么意思。
2.“又在数星星”中“又”说明了什么?(这个孩子以前也常数星星,不只是这一次。)
3.指名读奶奶的话,想一想“你能猜得清吗”?是什么意思,奶奶为什么要这样问。
4.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孩子是怎样回答奶奶的。
(1)“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指导学生用肯定的语气来读,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说。(引导理解张衡的话)
(2)让学生读张衡的话并在第一句和第二、三句之间加上“因为”。(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理解张衡的第二、三句话,投影出示星空图,让学生指着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张衡是怎样说的。
(4)张衡除了经常观察天上的星星,还注意到了什么?(发现了星星运行的规律)
5.指导读张衡的话,“看得见”“就能”“是”“乱动”“总是”,读得要重些,以便读出肯定的语气来。
6.指名读第二、三段,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段说了什么。(不要求学生回答)
2.理解爷爷的话。
(1)读第一句,思考爷爷为什么说张衡看得仔细。(联系上一段来理解使学生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2)理解第二——六句。
指名读,幻灯出示星空图。
①通过图使学生了解“之间”的意思。
②对照图简单介绍星空知识,使学生弄清“星星在动”“好像”的意思,并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大多是根据星群的形状来给星星分组,同时理解“组”的意思。
③指名读爷爷说的第四、五句话。投影出示下面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哪七颗星叫北斗星。
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星。
勾画出两个句子不同的地方,再读一读。
让学生在星空图上指出北斗星,并说说你是根据哪句话来找北斗星的?使学生体会第二句比第一句具体。
④让学生指出图中的北斗星。
⑤读爷爷说的第六句话。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星星在天上是怎样的?(动的。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句子来回答)投影出示句子,进行比较,天上的星星在动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爷爷说的“动”和奶奶说的“动”是不一样的)
(3)读爷爷的话,用自己的话说说爷爷都说了些什么,他是在向张衡介绍哪方面的知识。
3.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指名读这一段。
2.自由读,把张衡想的内容用横线勾画下来。再把说张衡怎样的句子读一读。(加深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听了爷爷的话,张衡怎么样了?(一夜没睡好,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4.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是想验证爷爷的话)你是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
5.投影出示插图,引导观察张衡认真看星星的样子,说说他在看什么。
6.读最后一句,说说他看到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1)“果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张衡看到的和爷爷说的完全一样。)
(2)用自己的话说说北斗星转动的情况。(引导学生抓“慢慢”一词。同时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7.张衡是怎样观察星星的呢?(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为什么要这样?
(1)因为北斗星转得太慢,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出他的变化来。(2)他非要弄个明白。
8.指导学生读全段。
9.爷爷告诉了他北斗星的知识,他并没有轻易地接受这个知识,而是要亲自观察,看个究竟。从这里你觉得张衡是怎样一个人?(善于思考,认真钻研。)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一句告诉我们什么。
2.简介张衡和汉朝。
3.张衡为什么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引导学生抓住“刻苦钻研”一词)。
4.“刻苦钻研”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举例说明张衡是怎样刻苦钻研的。(引导学生联系第五段来理解。)
5.小结:由此可见,张衡能够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不仅由于他长大以后的刻苦钻研,而且与他从小就肯于钻研的精神分不开。
(七)朗读全文。
(八)小结,讨论。
1.你觉得应向张衡学习什么?
2.你身边有像张衡这样刻苦钻研的人吗?请你说一说。
第三课时
(一)朗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主要面向中、差等生)。
(三)指导自学生字。
1.学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2.读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词:
之间 一组 名字 勺子 北斗星 没睡好3.比较下面的字有什么不同,并组词。
4.说说上面那些带点的字应该怎样记住。
5.按照笔顺写一写。
之: 。
名: 。
斗: 。
睡:
6.指导书写难字
之:两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捺。
组:共8笔,左边有三笔,第三笔是提,右边里边有两横。睡:共13笔,右半部分的第三笔是竖,不是横,最后二笔要短一些;全字的第六笔是短撇,不是短竖。
7.看好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照样子每字写三遍。(教师巡回指导,尤其注意对写字差的同学的指导)。
8.指名在黑板上演示生字,学生评议。
9.按生字评议的情况再认真地在田字格中写两遍。
(四)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