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锄禾
        ★★★★
【字体:
锄禾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当、汗、盘、粒、辛、苦”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读准“当、谁、知、餐”的读音。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二)能力教学点: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

(四)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体现: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课上注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学习生字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采取找朋友、猜字、抢读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思想感情。

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解决方法: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重音,停顿,掌握好速度,领悟古诗的读法。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习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猜字、抢读、找朋友的游戏。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拼音读熟课文,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习背诵。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学习生字,并练习默写古诗。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全诗共4行、两句,有一幅插图,第一句讲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第二句讲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后的感想: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艰辛劳动之苦,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劳动辛苦的同情。全诗内容联系紧密,先讲农民在烈日下劳动很辛苦,再讲粒粒粮食是怎么来的,从而使学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尊重劳动人民,珍借粮食。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揭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怕种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田的。

板书课题:28.锄禾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图意:

1.指导学生整体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做什么?

借助图画理解“锄禾”:给禾苗锄草。

2.借助拼音让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把全诗读正确,读熟。使用生字卡,盖上音节,检查学生对字音掌握的情况。

下面几个字,要指导读准:

当: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

谁:翘舌音,读shu0

知:读“zh9”,不读“z9”。

餐:平舌音,读c1n

3.指名读古诗,教师予以指导评价。

4.教师范读古诗。

(三)理解古诗内容:

1.学习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农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他怎么样了?

2)结合句子理解“日当午”、“滴”、“禾下土”。日当午:中午最热的时候。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炎热的夏天,中午最热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农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4)通过学习这两句,你想到了什么?体会农民劳动辛苦的情景。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语: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第二句)

体会“盘、餐、粒粒、皆”这些词语的意思。

盘:碗里。

餐:饭。

粒粒:每一粒。

皆:都。

2)想象第二句话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气说一说。意思是: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的汗水换来的。

3.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准重音和停顿:

锄禾/滴/禾下

知/盘中粒粒/皆辛苦

5.引申、扩展。学习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

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尊重劳动人民,珍惜粮食。

(四)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五)板书设计

28  锄禾

 

锄禾/

滴/禾下

知/盘中

粒粒/皆辛苦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有感情的朗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下列字形:

当:上半部分要按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写,3画,上边不要写成“小”。

盘:上边的笔顺是“ ”。

粒:左边是米字旁,右边是“立”。

辛:下边是个“十”宇,竖要写得稍长一些。

3.抢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快。

4.猜字,练习识记。

5.做“找朋友”的游戏,例:“我是辛”,“我是苦”我们俩合在一起是“辛苦”。

(三)朗读古诗,练习默写:

(四)板书:

六、参考资料

《锄禾》是《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李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古风二首》的另一首诗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