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12.2 池塘边的叫声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两课时 |
教 |
知识 与 技能 |
1、初步认读本课的15组生词,从而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2、通过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能 力 目 标 |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理解能力。2、通过像想小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这一环节,发散学生思维和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 ||||
道德 情感 目标 |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朋友应当真诚,肯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 ||||
学习方法 | 学生以多种方式朗读为主,同时辅以讨论法。 | ||||
教具: | 录音机、生字卡片 | 学具 | 教科书、生字卡片、练习本。 |
教师指导过程 |
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
备注 |
一、谈话导入新课。1、(指黑板上的画)谈话:看,今天老师又在黑板上画了什么?2、今天我们要来读的故事就发生在池塘边。出示课题:池塘边的叫声。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写这几个字的。 |
学生回答:池塘。 齐读课题。 学生说记忆方法。 看拼音、请同学老师帮忙、用猜一猜的办法。 学生读书、圈生字、标自然段的序号。 指7名学生读。其余学生用手指着听。 指两生评价一下自己的朗读。 回答老师的问题。 初步感知生字"蛙"。 学生练读。 学生愿意读的到讲台前来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像故事内容。 学生说说喜欢青蛙和小鱼的哪些方面。 学生体会出青蛙和小鱼每次对话的不同,从而更加了解课文内容。 同位俩互扮角色进行朗读。 指三组学生读。 生评哪句话读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学着读。 学生边表演边分角色读书。 学生认读生字。 对重点词语和多音字进行重点学习。 学生拿着卡片下位问其他同学这些字怎么读。学生看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并读出生字。 第二课时 1、学生开火车读。 2、学生朗读课文。 1、学生观察基本笔画的书写格式和运笔方法。 2、学生齐读并书空。 3、在生字本上书写这几个字。 4、学生试着观察自己书写"叫""半""洗""讲"。 5、学生作业,四人小组评价 |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通过看教师的板书,初步感知字的结构。 总结识记方法。 学生用已有的方法读书认字。 为下面学习做准备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 把读书的意愿完全放给学生。 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初步了解课文的两个主人公。 让学生有充分朗读的空间。 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读书。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发散学生思维,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并对学生合理得想像予以及时评价。 培养学生对朋友应当真诚,肯于帮助别人的美德。 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或所感所想,指导学生朗读。指导朗读。 学生互相评价。 指导朗读。 通过动作和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进一步加深对本课生字的整体感知。 学生读对了,就把生字卡片奖给学生。 放《找朋友》的音乐。学生互教互学。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练习。 师在范书时,让学生仔细观察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及时表扬认真书写的学生。 指导书写时,注意随时纠正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重视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
作 业 设 置 |
必做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所学生字。 选做题:给爸爸、妈妈讲讲《池塘边的叫声》的故事。 实践创新作业: 准备一个故事参加小青蛙故事比赛。 |
板 书 设 计 |
池塘边的叫声 青蛙 朋友 离不开水 讲故事 小鱼 |
课 后 小 结 |
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美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几个层层深入的环节,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同时在进行想象小青蛙会给小鱼讲怎样的故事这一环节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在进行识字游戏这一环节中学生互教互学,对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受到了如何正确对待朋友的熏陶,师生感情融洽。 遗憾之处: 朗读的办法由教师所决定这方面又限制了学生的喜好。 改进措施:朗读的方法应当继续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择读书的方法,这样会更加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和朗读的愿望。 |
《池塘边的叫声》的教学设想
青岛贵州路小学 邵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