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冬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冬天的情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读本课字词。
3.在朗读和口语交际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交流、欣赏、品评和吸纳。
教学准备:
媒体:电脑课件(字词和雪景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冬天的情感,帮助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冬天的诗文、歌曲、图片(可以自己画):扩展课程资源,在扩展阅读中,巩固识字,增加积累(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冬天知识的积累。同时,仿照课文说话增加素材)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
对学生的预想和指导方法 |
理念 | |
游戏 引入 |
1.师生问好。 2.同学们,你们爱看魔术吗?老师先给你们变个小魔术。你要仔细看,说说老师会变什么魔术。(板书:魔术) 3.你想对我说什么? 4.老师今天还带了一位会变魔术的朋友,是谁呢?板书课题。指3位同学读,齐读。 5.看来课题,你有问题吗? |
把皮筋套在食指和中指上,握上拳头,说声变,再伸开手时,皮筋套在了无名指和小指上。 老师是怎么变的? (评价:你是个爱动脑筋提问题的孩子,下课,我教给你。) 什么是魔术师? (请你问大家。请回答的同学面向他。) 为什么冬天是魔术师? (评价: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冬天会变什么? 他怎么变魔术?(这个问题也需要研究一下) (那么,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读书) |
激发兴趣,演示理解词语 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识字和阅读整体推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 |
正确读文,整体感知 |
1.读课文,需要老师的帮助吗? 学生自己练读。用铅笔指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分段读。 3.指名分段汇报。 4.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练习。 5.同学们,读得真有进步。那谁能回答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4.谁能不看书,说一说。 5.读了课文,你有新的问题吗?自己读读想想问问。 |
需要(师生一起读文) 不需要(那遇到困难怎么办?(读拼音,问同学、老师如果你喜欢,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找老师一起读。 如果没人愿意。(听老师读,然后再练。) 在学生读书时,根据学生情况,随机进行指导。 板书“呼”地一吹,指3位同学读,齐读。 板书“一会儿”,请该同学重读,大家跟读。 出示“他‘呼’地一吹,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 (读错。他刚才有一个词没读准,谁来告诉他。面向同学说,形成交际。 正确。我们怎么表示。击掌 长句子。谁能像他一样读通顺。 解答冬天会变什么—— 随着学生的解答, 贴青蛙、刺猬、熊、蛇的图片 板书 雪花 变白 红色 黄色 冻 围巾 棉衣 手套 看板书说话。 冬天是怎么变的魔术? (冬天的风怎么吹?大家学着冬天吹风的样子读句子) 小动物为什么都不见了? 人们怎么都变胖了? 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不用句号 冬天为什么会变魔术? (提示问大家,解答的同学面向提问的同学) |
根据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识字阅读整体推进 口语交际与阅读整体推进 识字、阅读、表达同步推进 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课文 |
强化感受,练习朗读 |
1. 同学们自己就把课文读懂了。你觉得冬天这个魔术师怎么样啊?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
结合课文——本领真大啊! 结合体会——神奇、有趣、伟大、可爱。 同学边说边朗读。 (插播录象。想像湖面的景象。第三段:老师真想给你们找到图片。可惜没找到。但是我在怀柔却看到了这美丽的大镜子,你知道在哪儿吗?) |
多元感受,多元表达 |
互相评议,培养语感 |
1.朗读比赛。其他同学做小评委,听听他们读得哪儿表现了冬天的神奇,你对他有什么建议。评得好的同学可以得到“小评委”奖。 |
先请自己读的同学汇报。 小组汇报先自评。再进行他评。评价要点: 第一段:“都不见了” 第二段:“满天”“一会儿”“变白” 第四段.两个“都”(多听冬天的话呀) “跑出来”“胖”了(你觉得这两个词很有趣是吗) |
|
延伸迁移,发展语思 |
1. 其实,冬天还会变很多魔术呢。你知道它会变什么吗? 2. (机动)其实,四季都是魔术师。你知道他们会变什么吗? |
学生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出资料,在小组中说说,冬天是什么样的。 汇报。大家帮助把话说明白。 在小组中说。 |
|
认读字词 |
1. 黑板上的字词,你们认识吗。指读、跳读。 2. 换个地方认识吗?小老师领读。 3. 词中的生字认识吗?(自读) 4. 生字搬个家认识吗? (同位开火车读) 5. 生字认读。(小老师想多种方法帮助同学认读,做“咬耳朵”游戏。) 6. 反馈:谁都认对了?那个字还有困难? |
|
|
总结评价 |
说说你今天有什么进步? |
可以从三维目标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