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版八上 >> 苏教八上二 >> 教案正文
《枣核》网络教学设计
        ★★★
【字体:
《枣核》网络教学设计
作者:李德忠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5

《枣核》网络教学设计

重庆市铜梁县东城中学 李德忠黄清中

【教学目标】

能利用网络解读作品,理解海外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搜集加工资料,探究海外游子表达爱国之情的多种方式。

【教学准备】

假如你是老师,在教《枣核》时,你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请你以老师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主页面上以《月之故乡》的音乐为主,穿插表达展现祖国壮美河山的图片) 预备铃响后学生进入主页面欣赏。教师提问: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同学,有哪些或者因为探亲、旅游等原因而离开过家的?离开家后,时间稍长一点,会有什么感受?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还会有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让我们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走近《枣核》。我们看看这位老人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他做了些什么?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进入公共讨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在《月之故乡》的音乐声中齐读课文,思考后进入公共讨论区发布,交流大家的答案,将学生在公共讨论区的问题分析整理,发布在小组聊天室的主题上。

二、合作探究

教师启发:课前老师布置了作业:假如你是老师,在教《枣核》时,你会让学生首先了解什么?请你以老师的角度设计一个问题。(学生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设计)

老师将大家的问题进行了整合,请大家进入合作探究页面,这里有五个专题讨论区,请大家结合对文章和背景资料的思考,将你的思考发表在专题讨论区。浏览课文与背景资料,在专题讨论区发表、交流对专题的探讨,展示自己的成果。

三、拓展延伸

教师简要小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下面我们来进行深层的自主探究:1亲近文学:古往今来,人类有着许多崇高而美好的情感,思乡爱国则是人类众多美好情感之一种。在这个方面,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给我们保留了众多优美的诗篇。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请列举并结合课堂学习的收获谈谈你的感受。2设身处地: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请通过网络搜集海外游子表达思乡之情的方式,给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外……》。选择一个专题,浏览相关网页,在专题区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可以浏览教师提供的资料,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中查找,然后在探讨区发表自己的感受。(说明:针对每个专题老师都提供相关的资料:如一些思乡爱国的诗歌,如一些海外游子表达爱国之情的新闻。)

教师针对同学们遇到的问题作出适当的指导,发表自己的自主探究专题的看法。

四、总结激励

(播放张明敏旋律优美、曲调悠扬的《我的中国心》的MTV

师结: 张明敏唱出了海外游子的赤诚之心,萧乾写尽海外游子的拳拳之意,无论贫贱富贵,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我们身上还流淌炎黄子孙的血,我们的心就不会忘记那一片故土,不会忘记那片蓝天!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