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简案 20005年11月 | |||||||
课题 |
石壕吏 |
教者 |
王力武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整体把握全诗结构,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复述本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有感情朗读全诗,把握全诗结构,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欣赏诗歌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整体感悟作品的能力。 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复述本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
课型 |
讲授课 |
教学方法 |
朗读法、引导法、情境再现法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 |
背诵杜甫的几首古诗 简介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诗人也是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春天,郭子仪大军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在洛阳至潼关一带,抓人当兵,这时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艺术概括,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 |
指导背诵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幻灯片1) 复习提问有关作者常识知识 出示(幻灯片2) 介绍杜甫诗的风格 出示(幻灯片3) 简介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幻灯片4) |
学生齐背诵 进入学习 状态 回答 巩固记忆 了解背景 | ||||
(二)初读 |
(1) 听配乐诵读 (2) 自由诵读 (3) 疏通文意 |
出示(幻灯片5) 指导并出示(幻灯片6) 点拨并出示(幻灯片7) |
听准字音、停顿、节奏 进行朗读训练 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 ||||
教学程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4) 复述全诗 (5)分析诗的结构 |
点明文体(叙事诗) 指导并出示(幻灯片8) 出示思考题1线索2结构3顺序 归纳小结并出示(幻灯片9) |
复述诗的内容提要 分组讨论 汇报结果 |
(三)研读 |
1 探究第一层 2探究第二、三、四环路层 3 想象力训练 4 概括本诗主旨 |
出示思考题并出示(幻灯片10、11) 归纳1:体会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出示(幻灯片12) 出示思考题并出示(幻灯片13) 归纳2: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出示(幻灯片14) 出示(幻灯片15) 出示(幻灯片16) |
思考、 讨论、 作答 体会 体会、掌握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 想象并表演短剧 概括、总结 |
(四)拓展 |
赏析《寻隐者不遇》 |
出示(幻灯片17、18) |
结合本诗表现手法赏析 |
(五)作业 |
1背诵。2课外阅读 3 课后练笔 |
出示(幻灯片19、20、21) 指导、提示、明确要求 |
课堂练习 课后阅读写作 |
板书设计 |
夜 ――住宿――发展:听妇前致辞 夜久 ――入睡――高潮:请从吏夜归 天明―― 告辞――结局:独与老翁别 线索:诗人的行踪 |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