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上 >> 八上一单元 >> 教案正文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教案
        ★★★
【字体: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公开课教案
作者:谭锦淑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3

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谭锦婷

时间2006428                       地点:初一(1)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新闻的一般知识,重点掌握消息的结构和基本特点。

2   理解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的写法,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分析这则新闻的结构层次把握住新闻的结构和特点。

2   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分析这则新闻,把握住新闻结构和特点。

2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写作消息的能力。

教学设想: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毛主席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交流有关资料,背景,特别展示图片)
   板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二)   提示预习时所做的三项工作:1   生字新词   2。为段落标号或为句子标上序号    3。好词好句

(三)   自由朗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并请同学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渡江的情况画出三个层次的界限,并填表:

 

时间

地点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四)   了解基本情况后,请同学们再次看课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同座位可以先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然后,135组选各一位代表按顺序到台前,边指着图边讲解,像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讲解员一样,讲得清楚、明白,指图要准确,适当。讲解后再请246组各选一位代表按顺序到台前讲解。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教师小结,评议同学讲解的情况。进一步指出这则消息的发表在当时对中国人民的巨大鼓舞。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

(
)   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
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
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师讲知识:

1.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 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
2.. 
用一段话或一、两句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

3.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
)   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

2.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

[说明]以上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即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
)   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
1. 
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 
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
3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
4 
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
)   正音、正字。

教师出示已制好的字词卡片(或写好词语的小黑板),正音、正字。

锐不可当 歼灭  要塞

[说明]可同时进行字音、字形的比较。如:荻获歼阡纤(要)塞(阻)塞(堵)塞

【总体说明】

   
新闻文体知识教学,如何能与新闻的内容结合起来,是本文教案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问题。结果是:先引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的知识,因为导语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能够概括表述全文内容。学生既练习了辨析关键语句的能力,又对导语的位置和作用留下较为清晰的印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自然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九) 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   练笔

   今天我们班级来了不少老师听课,这对于我们学生,我们班级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一件喜事。请同学们每人写一则消息来全面报道这个事情,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个要素。内容不限。字数不限。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