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七年级上 >> 七上六单元 >> 教案正文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21
        ★★★
【字体: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21
作者:王素君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27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的特点。

  2、体会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从文中获得对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懂得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                     

教学重点:1、理清思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体会作者天才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1、领悟作品的内涵

          2、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关键点:适合人物特征地朗读课文,并体味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型:精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屡见不鲜,如:唐玄宗因宠爱杨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揭露19世纪初丹麦丑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童话《 皇帝的新装》。【2分钟】

二. 简介童话这种文体。   2分钟】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 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

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

、玩具都可赋予生命, 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本文是一篇童话充分表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下面我同大家做个游

戏,看看谁的想象力丰富。游戏规则是:“同学们必须合上书听我朗读,我停下来

时,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往下思考,情节将如何发展。说出你想象的情节。(这

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8分钟】

    读到:“为了要穿的漂亮”,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程度。

    读到:“来了两个骗子”可以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读到“都看不见衣服”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么想,怎么办。读到“这

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两个骗子的屋里”可以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骗局会有怎

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又派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工作进行的情况”可以想象一下,这

个官员又会有怎样的表现。

读到:“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可以想象一下,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有什么表

现。

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可以现象一下,皇宫内外看到光

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会怎么样。

同学们想像得不错,那么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完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7分钟】

    五.师生一起梳理情节,并出示板书。【15分钟】

措施:“如果这一环节进行不畅,可用投影片出示如下问题进行补救。”

   题目:1、概述皇帝的特点。    

         2、骗子如何投饵诱皇帝上钩的?

         3、概括两个大臣和皇帝看衣时的表现。

         4、概括皇帝穿新衣游行的情形。

         5、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六.总结: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围绕“新装”这个中心,童话就

围绕它巧妙的展开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离奇而生动的故事情节。极

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1分钟】

板书设计:

      情节:

  概述皇帝       服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引子    的特点         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       夸张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

 

  骗子投饵诱     布的色彩和图案:分外美观

开端    皇帝上钩       布的特性:神奇怪异            想象

 

        分别写两大     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

        臣和皇帝看     神态:装模作样的看了又看        

发展    新衣的表现     言行: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皇帝穿新衣     动作:扭了又扭                   

高潮    游行的情形     心理:让别人觉得确有新衣

 

        新衣真面目     揭穿人物:小孩

结局    被揭穿皇帝     揭穿原因:天真单纯

        极其官员丑     揭穿方式:私下传开

        态百出         皇帝表现:发抖又摆傲姿

 

作业:读《安徒生话选》

 

第二课时

一.导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进一步领悟文章的内

涵。【1分钟】

二.复述课文   5分钟】

三.出示如下问题,讨论文章内涵。

1、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表达了什么主题?(明确;以新装为线索。表达的主题

是:童话以骗开始,以骗结束。作者极力写出了皇帝、大臣、随员、骗子相互

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

   5分钟】

2、  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

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一方面说明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

又狡猾。另一方面也深化了主题。)【5分钟】

3、  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他们不同在哪里?

(提示:神态,动作不同,心理描写不同,语言也各有特色。皇帝不但上了骗子的

当,而且还受了大臣们的骗,说假话、互相欺骗,随声附和正是那个社会的恶习。

 8分钟】

4、  这场骗局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这说明了什么?(写出了孩子天真无邪,增强

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7分钟】

5、  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里会怎么做?(想象得源于课文,得表现皇帝愚蠢、

昏庸、虚伪的性格特点。)   12分钟】

  四.小结:同学们,想象是以现实生活做基础的,而夸张是借助于想象完成的,

它可以深化故事的主题,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本文成功的运用

夸张和想象,描绘了一幅骗者行骗,被骗者自欺欺人甘心被骗的群丑图。在此,

老师真诚的希望同学们能永保童真,摒弃自私虚伪,做一个真诚的人。【2分钟】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