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纸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 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能感受自己的母爱。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利用影像资料、MP3歌曲、图片制作课件。 |
纸 船 托物言志 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 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 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
教学反思: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设想以冰心的《纸船》为依托,上一堂洋溢着母爱温情的课,激发学生去感受母爱,体验母爱,调动出内心深处对母亲的那份依恋,同时回味反思自己如何来回报母亲,热爱母亲。这堂课重点在于整体感知诗歌的内涵,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学生把目光投注于自身,投注于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去感悟,去体验,去反思。而在教学方法上,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读亲情,来体味母爱。为了更好的营造氛围,选择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 |
教 学 内 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导入(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听了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如果有一天你们必须远离母亲独自去生活时,你们会想妈妈吗?如果想妈妈了,你会怎么办?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女孩,在她大学毕业以后,荣幸地获得了美国的威尔斯利大学的奖学金,为了完成学业,她离开了心爱的家乡,远离了疼爱她的父母,独自背上行囊登上了远赴大洋彼岸的邮轮。在茫茫的太平洋上,她难以遏制对祖国和母亲的思念,于是写下了一首诗——《纸船——寄母亲》。你们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吗? 冰心 她从小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父亲的疼爱、母亲的呵护让她对爱有了独特的理解,于是,母爱、自然美就成了她作品中永恒的话题。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随我一起走进冰心的内心世界,用心去凝听那来自太平洋上的声音。(CAI播放课文朗诵录音) 二、诵读诗歌 1、听了朗读。你认为诗歌从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节奏舒缓,感情深沉。 2、你也试一试。 (1)怎样的朗读才能把诗歌的意境完美的展现出来呢?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用你的声音来感动你身边的朋友! (2)个人朗读诗中最感动的小节,全班交流评议。 (3)全班同学再次用声音感动我们自己。 纸 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
导入播放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播放课文朗诵录音 播放诗歌背景音乐 |
总结朗读要求 自由朗诵 说出自己听完诗的感受 学生伴着音乐齐读全诗 |
为了更好的营造氛围,选择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
教 学 内 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三、品读诗歌。 这优美的朗读让我也仿佛置身于茫茫的太平洋上,耳边回荡的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女儿对母亲深情的呼唤。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颠簸中驶向陌生的国度。此去远涉重洋,相去万里,要隔多久才能回到母亲怀中?尽管船外是美丽壮观浩翰的太平洋,但孤独、惆怅的诗人,无心欣赏眼前的奇景,而是眼含热泪,在专心、执著地叠着一只只纸船,然后一个一个抛放在海里。尽管风高浪急,纸船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但他仍不灰心,每天不停地叠着,希望总会有一只能飘流到日夜想念的母亲身边。 1、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你此刻的感受,你想说什么?用从诗中,“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说出自己听完诗的感受。 2、激情碰撞 冰心奶奶是大家,今天我们来改一改她的作品,开一个诗歌评改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斟字酌句,看哪个小组修改得既漂亮又有创意。 例如:纸船是有形的东西,而爱和悲哀是无形的东西。有性的东西怎么能承载无形的东西呢?这说明了诗歌语言的创造性。但我觉得还可以改喔。例如我们同学刚进中学时,由于不适应学校生活,想妈妈想得要命的时候,忍不住要流泪。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改呢?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 归去。 如: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船泪水归去。 |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课件板书提示:可用删除法,换词法,修改符号法。 |
有感情朗读诗歌 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
通过自由朗读,学生评议,教师指导,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内涵,为诗歌的品读打下基础。 |
教 学 内 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无数个思念的梦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腔愁绪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一颗温柔的心归去。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这首流泪的诗归去。 2、可用删除法,换词法,修改符号法。从用词、结构、写法上去比较、思考、品味诗歌。 3、仿写诗句,交流评议。 4、小结:虽然历史早已经历几十个世纪的风雨,而唯一不变的只是人间的真情。年仅23岁的冰心,把她对祖国和母亲的爱与思念折在一只轻盈的纸船里,这只纸船越过茫茫的太平洋海面,带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痕迹,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诗歌抒情总要借助某种形象,纸船就是其情感的载体,托物言情,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 5、因为心中有爱,所以读懂作者的爱。在生活中有很多令我们感动的瞬间,比如为我们日夜操劳的父母,这十多年来,有多少同学对自己的父母说声“谢谢”,并不是我们不懂得爱,只是我们不曾表达。请仿照最后一节写几行诗,倾诉你的感动。 6、小结:诗歌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水,诗歌是一双灿烂了联想与想象的青春翅膀, 诗歌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清代吴乔普的一句话“思,若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一首优美的诗歌如同一杯陈年的美酒,醇香而浓郁。只有细细品 尝,才能品出其中滋味。但我觉得诗歌更是是生活的一方净土,心灵的一泓清泉,让我们在此播种爱,让我们在充满爱的生活中亮丽我们的人生! 赠:同学们,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缕温柔的烛光,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们朝夕相处的老师用爱与思念为你点亮的, 咫尺天涯, 求它带着我的祝福与牵挂陪伴你们闪亮的人生。 |
引导从用词、结构、写法上去比较、思考、品味诗歌。 |
仿写诗句 交流评议 |
使学生明确诗歌托物言志的写法,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让学生把目光投注于自身,投注于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去感悟,去体验,去反思。 |
教 学 内 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四、拓展延伸 1、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感情,“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自古到今, 有许多歌颂母亲的诗词、典故,你能说出吗? (1)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春水》《繁星》节选 一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到你的怀里 (2)有关“母亲”的典故:彩衣娱亲 晨昏定省 春晖寸草 慈乌返哺 断织之诫 断杼择邻 风木含悲 画荻教子 鸡骨支床 推燥居湿 2、相关母爱诗文及网站推荐: 冰心:《繁星》、《春水》,《啊,母亲》(舒婷),《一个母亲》(沈从文),《母亲的回忆》(孙犁) 《我的母亲》(邹韬奋),《为奴隶的母亲》(柔石),《母亲》(苏雪林),《母亲的故事》(安徒生),《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贾平凹) 相关网站: Google Baidu 搜狐 学科教学 |
指导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文。 |
说出歌颂母亲的诗词、典故。 |
激发学生去感受母爱,体验母爱,调动出内心深处对母亲的那份依恋,同时回味反思自己如何来回报母亲,热爱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