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纸 船——寄母亲》教学设计
[导课]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成人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
[活动一]诗歌吟诵会
1.书声朗朗 读出诗情
听读:让我们搭乘冰心做的《纸船》,轻轻地驶进她心灵的港湾。[配乐朗诵]
跟读:让我们再听一遍,边听边跟着朗诵。
再读: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朗诵,体会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
配乐吟诵:要读出诗情,还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进入诗的意境,深情吟诵。
2.入情入境 读出画意
听读。请你发挥想象,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诗中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例:
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母亲的梦中吗?
[活动二]诗歌评改会
[过渡]
冰心奶奶是一位世纪老人,她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九年,也就是她生命的最后一年,她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她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朋友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
得知《纸船》将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很高兴。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寄小读者》和《小桔灯》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评改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此致
敬礼
冰 心
1999年1月
[活动三]诗歌创作会
冰心奶奶把诗歌折成了一只纸船,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呢?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它们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吧!
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示例:
祖国,假如有一天我选择了离开,
请不要伤怀,
这是挚爱您的儿子的信念,
万水千山,多年以后,
我会载着一腔从未冷却的热血为你归来。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亮出自我风采——
[提示]
1、为什么用“抛”呢? “抛” 有一种随意的感觉,不能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为什么用“流”呢?流的是水,不是纸船啊?
3、末句是不是有点过于直白?
[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 ——母爱、童真、自然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结课]
我的亲情故事……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师生齐读课文,结束。
[设计者说]
把听、说、读、写语文训练落到实处。以“听”和“读”来促“说”和“写”,反过来又以“说”和“写”来提升“听”和“读”。
本课重点环节凸显,以“诗歌吟诵会” 点燃了这堂课,以“诗歌评改会”和“诗歌创造会” 激活了这堂课。本课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听”和“读”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听读、跟读、配乐吟诵等方式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让学生读出了诗情,读出了画意;在“说”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诗意地描述,“挑战”名家,亮出了自我风采;在“写”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与生活链接,让文本融进了学生的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