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读书频道 >> 学生作文 >> 阅读正文
流行文化莫疯狂
        ★★★
【字体:
流行文化莫疯狂
作者:天津市第…    阅读来源:中学语文资源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8
  “流行”一词在字典里解释为“传播很广”,它与“传统”相对。大人们谈到“流行”时,常说“现在兴……”;我们青年一代谈到“流行”时,会说“时尚、前卫”。
  “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是新东西,但就某一个时间范围内,它一定是NO.1。就像侧肩包,那是我父母甚至祖父母上学时书包的样式,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又让我们这代把它弄成“流行”了。
“流行”反映了某段时间内的一种文化、生活倾向,它往往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因此,“流行”也是一种进步,是一种人对自身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说,这叫“与时俱进”。
  但事物总是有它的两面性,有些人为了追求“流行”,追求“时尚、前卫”,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媒体上看到如是报道:某青年为了与心中偶像见上一面,不惜逃学旷课,跋山涉水,到头来把自己和别人都搞得一塌糊涂。他们可曾想过自己付出这样的代价为的是什么?
  当年的“***”也算“流行”过一阵,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事实告诉我们,追求“流行”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能单凭一时兴趣,更要懂得自制,不要无法自拔。
  从人类产生之日起,“流行”也就随之产生了,它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却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不断创造新的“流行文化”亦有助于生产力发展。切记:
  “流行文化”像盐,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放得太多,就事与愿违,弄不好还会吃出病来!
  因此,我建议:“流行文化”莫疯狂!
  同学点评:
  “流行”究竟为何物?作者一上来就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明确、非常直观的答案。接下来,作者用身边的事例,更形象的简述了“流行”的特点,不一定是新生事物,但一定是进步的。
  写到这儿,作者笔锋一转,道出一些个别人狂热追求“流行”导致的不良后果。最后引出作者的观点:追求“流行”要适可而止。
  作者行文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且个性突出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所举的例子是众人皆知的,但通过作者巧妙地阐述,起到了曾强文章说服力的作用。文章语言幽默,清丽是本文的第二大特色,使这篇议论文说理的同时又耐读。
                                     同学:张然
  教师点评:
  “流行”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我们每次谈到它都会赋予它新的内容。以前人们一谈到流行,就会想到现在兴什么东西。因此,出现了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笑话:“流行感冒”算不算“流行”?
  然而现代人谈到流行,就如作者所言,大家会立即在大脑中搜索现在最时尚前卫的东西。至于现代“流行”的利与弊,作者在文中已经诠释的很清楚了。
  “流行”也是一个很“流行”的话题,我们每天都与流行相伴。小到吃、穿、用、住,大到精神文明,无不渗透着流行的气息。因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流行”这个话题就被提到日程上来。作者虽然阅历不深,但是能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实属难能可贵。
  此外,在议论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不多见的,然而赵亮的文章做到了这一点。尤其结尾的一段话着实地吸引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文章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但却能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教师:张美灵
 
 
  • 上一篇阅读:

  • 下一篇阅读:
  • 3A Disk网络硬盘